超6.6万亿、超1462亿、超100亿、超83亿,这是截至2021年12月,抖音平台知识类视频累计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分享量。在抖音平台,2021年1月至10月,北京大学共开设公开直播课509场,清华大学共开设公开直播课384场。
长期关注当代文化现象的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将这些数字看在眼中、记在心上。“网民平均每天可以享受一场以上‘名校大课’。”他意识到,伴随短视频、直播两种新兴网络媒介在各年龄段网民群体间风靡,大众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获取知识正在成为常态。“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内容体量逐年跃升,优质知识内容供给日益充分,形成了‘知识普惠’效应。”
在各类短视频、直播中,传统文化内容广受欢迎,作品屡屡“破圈”。张颐武看到,在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普及知识、传播传统文化呈蓬勃发展趋势的同时,当下的短视频、直播仍然存在内容良莠不齐、传播工作缺少统筹、传播人才储备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分析道,虽然一些优秀学者进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带来优质甚至“爆款”内容,但是优秀、专业的创作者在总体用户中占比仍然有限,大众用户发布的内容相对缺乏权威性、可信度,短视频、直播平台内容池平均水准仍有待提升;目前短视频、直播平台中的知识和传统文化传播热点,多数为单一用户策划制作的内容或媒体新闻产品,传播者往往“各自为政”,缺少联动,知识文化内容的新媒体普及传播工作尚未实现链条化、系统化;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优质知识、文化博主多数为“每科一名家”,优秀人才开展新媒体知识、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每个学科内都仍有待形成线上人才矩阵。
“在理想的知识图谱中,各个学科内应当有多个细分领域专家形成互补,共同打造‘百科全书’式科普、文化内容图景。多位权威专家的合作互补,能起到‘1+1>2’的效果。”张颐武认为,应从更高层面对此进行部署、统筹及规划。
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主题为“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提案,提出3点建议: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普及科学知识;设置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度;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借助新媒体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生产。
“近年来,高学历人才、海归人才等不断进入我国知识文化领域,多数青年从业者都具备‘网感’,可以建立新媒体知识普及工作人才库,有效利用这一人才优势,提高优质知识传播者在网络中的绝对数量。”他建议,开展新媒体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引导人才资源向相应工作倾斜。
调动人才积极性,需要适当物质鼓励。张颐武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表扬、奖励借助新媒体有效传播优质知识和传统文化内容的单位与个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出台明确规则标准,指导新媒体平台依法开展知识付费业务,培养公众对优质知识的价值认知和尊重意识;相关部门及平台共同对知识内容、线上服务等的收费价格依法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人民周刊》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