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一种多收!我科学家成功培育多年生稻

2022-12-21 20:02:41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昆明12月18日电(见习记者阮紫嫣 记者张勇)据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介绍,12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该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经过20余年的探索,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是稻作育种的一个创新。多年生稻在适宜地区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至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在种植中,第二年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每季每公顷节约劳动力68至77人次,节约生产投入46.8%至51%。

基于免耕生产方式,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这也改善了稻田耕层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每年分别以0.95吨/公顷和0.11吨/公顷的速率增加。这一创新研究,将有助于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同时对其他多年生粮食作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截至2021年,多年生稻已在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多个国家试验示范成功,惠及5.5万余农户。

“多年生稻这一研究成果是革命性、颠覆性的。近万年来,我们人类将多年生的野生种驯化成一年生的栽培种,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但同时却带来了土壤承载能力下降、水土流失、高劳动力强度等问题。我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一年生的栽培种变成多年生的栽培种,让轻简化的粮食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说。

今年11月,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青年教师张石来、黄光福、张玉娇以及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吕修涛推广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可持续的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同步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变革促进可持续农业》的研究简报,详细报道了该团队20多年来坚持和探索多年生稻的培育、创新、应用。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胡凤益表示:“育种和耕作栽培技术的本地化是关键。”下一步,该团队将在多个地区进行品种选育,并对越冬、免耕等核心耕作栽培技术展开研究。目前,云南大学有许多来自南亚、东南亚、非洲的学生对多年生稻进行研究,“多年生稻研究不仅是面向全国的,也将是面向全球的”。

据悉,《科学》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1项年度科学突破冠军以及9项年度科学突破入围奖,展示一年中最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进展和趋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基太阳能:地球能源荒的终极方案?
下一篇:细胞也会“孟母三迁”——我科学家建立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