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再一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正在北京举行的服贸会,聚集全球前沿科技成果,力促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事实证明,无论是谋当下还是谋未来,科技赋能都是打主动仗、下先手棋的重要抓手和持续动力。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塑国际经贸规则、深化国际经贸合作、践行全球经贸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高达6.1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7%以上,全球服务贸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复苏仍较为缓慢。进一步细分不同领域来看,运输业和数字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为全球服务贸易复苏提供了动力,尤其是以计算机、金融和商业服务等数字化可交付服务为核心的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服务贸易复苏的主要驱动力。以计算机服务为例,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计算机服务行业出口在2021年前三季度继续显著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累计增长34%。
我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2983亿元人民币,我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攀升至7%以上,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二。进一步细分领域来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云计算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数字零售、数字餐饮、数字医疗、数字健康、数字咨询、数字支付、数字消费等数字产品出口能力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引致的生产性服务出口水平不断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高达23259亿元,增长14.4%。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进口分别为12624亿元、10635亿元,分别增长18.0%、10.4%,主要涉及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等重要领域。
我国服务贸易均衡性、平衡性总体上显著提升,但在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存在显著差异。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3774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我国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建设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基本上保持顺差,而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运输服务、差旅服务、保险和养老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基本上保持逆差。今年6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527亿元,其中,差旅服务贸易逆差达510亿元,而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贸易顺差则分别为120亿元、203亿元,表明我国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服务贸易发展平稳。如何进一步促进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以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和数据贸易服务等为核心的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均衡性、包容性增长,是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不断推动科技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提升服务贸易活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下,必须注重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并重,坚持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策略。
注重技术引进是要点。积极推动国际创新企业与国内企业签订专利交叉使用许可协议,引导国内企业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资源,扩大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进口。同时,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开放平台,继续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门槛,推动服务、技术等领域扩大开放,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效应,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行业联盟、国际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来我国发展。
强化技术出口是重点。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战略研发合作、技术交叉许可、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提高海外优质资源配置能力。扎实推进财税、出口退税、贴息等政策落地,加快金融、咨询、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推动我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同时,加大科技领军企业的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服务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高端业务承接能力,促使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云外包、众包众创等新服务新模式。发挥跨国企业尤其是民营跨国企业在国际对外投资中的优势,搭建新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以技术优势拓展技术外包合作空间。
作者:伍建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