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让科学文化 成为社会文化的底色

2022-08-22 16:28:27    科技日报

科学文化被公众普遍认为是科学家群体或者科技界的文化。科学文化的确由科学共同体而生,继承和延续着特定的规则和秩序,秉承共同的精神和价值观。但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科学文化的影响力绝对不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文化早已渗透在社会文化之中,也受到社会文化的滋养或制约。

与人类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相比,科学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就在科学有了一席之地的有限历史维度中,人类社会从关系架构、行为方式到思维模式都被科学深刻影响甚至颠覆性重构。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延续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真正接受现代科学不过百年,数次的“西学东渐”让科学在中国建制化生根发展,支撑科学运行的一整套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并向社会扩散,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从“科学发展观”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引擎,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深度渗透,交互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文化的血脉,但现代文明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已然是现代科学形塑后的文化。

我们已经不能再孤立地看待科学与社会,也不能割裂地来思考科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从广义上来说,科学文化就是科学在社会语境中形成的文化,科学文化就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

让科学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底色,是从根本上实现向先进文化的靠拢。科学文化的理性精神能够推动社会更加理性和实事求是。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尚未能达到匹配科技发展的程度。让科学文化滋养社会文化,是让理性思考代替惯性盲从,从而更好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也是让理性精神战胜盲目与浮躁,让社会文化以实事求是为基底,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学文化的方法观能够帮助社会公众有序、有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科学在建立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研究的方法,而科学文化的引领能够让科学方法和实证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来认知和对待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循证和求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科学文化的批判意识能够促进社会淘汰落后观念及陈旧思维。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批判精神依然是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文化中更具目标性、方法性的批判意识,能够以良币驱逐劣币,淘汰落后的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陈旧思维,营造向善、求真、友好、创新的社会氛围。

让科学文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底色,就是让理性精神、实证精神以及批判精神等科学文化的精华引领社会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更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鉴于科学文化与传统社会文化之间尚存在流通的障碍,必须要先着力于建立跨越沟壑的桥梁,才能让科学文化由科学共同体内部更充分地向社会释放,引领社会文化。

一是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加强科学文化传播。真实立体的科学家,鲜活动人的科学家故事,是引导公众亲近科学、了解科学的窗口。以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为契机,能够让公众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科学文化,让科学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公众。

二是全方位促进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建立公众对于科学的信任。目前我国公众对于科学这一西方舶来品,尚未彻底改变“中体西用”的态度,根源在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度不足。这就要给予公众更多接触科学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并引导公众参与科技创新,宽容并回应公众对于科学的质疑和不满,让公众真正接纳和拥抱科学文化。

三是赋予科学教育更多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让科学文化生根发芽。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坚固基石,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核心环节。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更应被赋予更多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让科学文化通过教育播下种子,让科学文化自然而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和底色。

让科学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底色,既有利于构建更符合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也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国文化自信,同时也能为更好地实现中国百年复兴梦提供不竭文化动力。

(张旸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环境研究所博士后,刘萱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2智博会开幕: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