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我科学家揭秘生物迁入洞穴定居规律

2022-08-17 14:51:21    科技日报

幽暗的洞穴是生物避难所?16日,记者从中科院植物所获悉,通过分析东亚亚热带洞穴的28个特有生物,该所科研人员发现,88%的生物迁入洞穴定居事件,都发生在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新世交界期之后;绝大多数洞穴特有生物支系,都起源于地表的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洞穴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内部通常光照弱、温度恒定、湿度高,且营养贫瘠。同时,洞穴内生物繁殖能力弱、群体小,灭绝风险极大。全球洞穴系统孕育了大约5万种穴居生物。

“相对地表生物,人们对洞穴生物的关注比较少。东亚亚热带,尤其是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洞穴系统,孕育了许多特有的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王伟说。

通过对东亚亚热带洞穴特有的28个植物、动物和真菌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化时间和生物地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生物迁入洞穴定居的速率在中新世持续加快,上新世以来急剧下降。

通过模拟东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生区的进化动态,并分析19个化石点的古温度、古降水变化,研究人员认为,当地的地质条件、古气候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变,共同驱动了该地区生物迁入洞穴定居。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9个生物从洞穴返回地表定居的事件。“这说明洞穴不仅是森林物种的避难所,还是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个资源库。”王伟解释道。

王伟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东亚亚热带地区生物迁入洞穴定居的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地表生物迁入洞穴的主要因素;研究不仅提高了人们对洞穴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的理解,还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记者陆成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极局部变暖速度达世界其他地方7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