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宇宙那么大,一起去看看

2022-07-25 15:37:11    人民日报

广阔无垠的太空,充满着神奇魅力。无论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还是伊卡洛斯的神话,都象征着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无限向往。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载人航天从梦想变为现实。自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航天员完成了飞天壮举。

太空之旅也一直吸引着许多普通人。2001年,美国人丹尼斯·蒂托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体验了8天,成为首位“太空游客”。此后,“联盟号”先后载着十余人进入太空。去年9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将4名乘客送入距地球575公里高度的轨道,环绕地球3天后返回,完成了全球首次完全商业化的太空旅游任务。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首次接待了由私营公司组织的“全私人”宇航团队。

一次太空旅游能带来哪些体验?如果选择轨道旅游,就能跟随飞船加速到超过7.9公里/秒,环绕地球飞行数天。这期间,可以全方位体验太空生活、领略壮美星空、俯瞰地球脉络、观看90分钟一次的日出日落。要想待更长时间,可能还需要驻扎在类似于空间站的“酒店”。全球多家商业航天公司都希望挖掘太空旅游的市场潜力,有的还提出了“太空酒店”的建设计划。

轨道旅游上天之前需要长达数月的训练,定价也极高。相较于这种“深度游”,亚轨道旅游则好比是惊鸿一瞥的“印象游”。乘坐亚轨道飞行器,以抛物线轨迹飞到80—300公里高度,再沿着自由落体运动返回地球。在短暂的升降途中,乘客可体验几分钟的失重,并欣赏“会当凌绝顶”的美景。

由于“印象游”不进入轨道,普通人经过大半天训练基本都能适应,这一旅游模式有望较快获得推广。2021年,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先后完成载人亚轨道飞行,并开始预售船票,单张定价数十万美元。随着运载器与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日渐成熟,太空旅游或向航班化发展,更多人将有机会体验太空旅游的乐趣。

太空旅游业发展的背后,是一条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产业技术链:要飞向太空,飞行器先进的动力与推进技术是基础;要节省成本,运载器和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是保障;要安全舒适,需要先进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络,则需要高速数据通信技术。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之外,回望地球,拍下了名为“暗淡蓝点”的著名照片。仿若一粒微小尘埃悬浮在太空的地球,承载的却是人类文明的全部历史。当越来越多人能够前往太空,人类对行星家园的认知视角必将更加辽阔,人类文明的韧性也将极大提升。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李明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学家首次改变单分子内原子键有助揭示化学反应过程并创造新分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