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普

2022-07-04 11:40:13    人民日报

科普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科普自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统筹知识输出与思维锻炼,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的高质量科普更受人们的欢迎

前不久,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新一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引发广泛关注。各大传播平台借机推出航天科普作品,有的采用长篇图文介绍飞行器知识,有的邀请业内专家在镜头前解读任务细节。“载荷”“交会对接”等航天术语不再晦涩难懂,也激发起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的兴趣。

科普热不只在航天领域受追捧。动物、植物、地理、化学、物理等领域科普内容也受到网友的追捧。受众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话题更趋多元,科普这个“老课题”正在焕发新生机。科普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科普自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统筹知识输出与思维锻炼,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的高质量科普更受人们的欢迎。

做好高质量科普,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维护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尊重科学事实,是开展一切科普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单一刻板、照本宣科式的科普固然不受欢迎,但如果为了迎合流量而失真夸大的“速食”科普危害更大。尤其在健康医疗、食品安全等话题上,科普的趣味性首先应为准确性服务。不够严谨全面的科普,恰如空中楼阁,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使原本的科学传播舞台让位于一些“科学流言”。

做好高质量科普,需要明确科普对象。有位多年从事科普的科学家说:“我去讲课,满头白发的院士们‘直勾勾地’听,因为他们对自己专业之外的东西也很感兴趣。”在学科交叉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体认知是有限的,只有认识到科普对象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分清楚做的科普到底给谁看,才能有的放矢,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语言风格、表达范式,做出特色、达到效果。

做好高质量科普,离不开科学家的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充满创造性,需要把艰深的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出来。科研人员是科普传播链条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擅长科普的科研人员不仅能“抽丝剥茧”般输出最精髓的科学事实,往往还能帮助受众培养逻辑能力、创新思维。为此,从机制上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普热情,从方法上引导科研人员掌握科普技巧,是科技界需要努力的目标。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普,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受众的迫切呼唤。推动科学普及走向高效优质,将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刘诗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北方持续高温局地突破40℃ 夏至后会更热吗?
下一篇:湖北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