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2 annual tables)揭晓,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其中,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表现可圈可点。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中国位居第二,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增幅最大。此外,2020—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机构中,前31家机构来自中国。
针对中国科研机构的优异表现,《自然》网站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最新发布的这份榜单表明,中国政府对科研的长期投资正结出“累累硕果”,中国科研界的表现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下去。
中国科研产出表现优异
中国南京的一家基因测序实验室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自然》在报道中指出,中国的科研产出呈现井喷之势,江苏大学的表现就是一个例子。
在2022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上,江苏大学“调整后的份额”分数在2020—2021年期间飙升了118%。
自然指数是显示机构科研表现的一个指标,采用论文数(Count)和贡献份额(Share)这两个衡量标准,依据某个机构或国家/地区在82本《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由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挑选出来。
在新发布的自然榜单上,有多所跟江苏大学一样表现亮眼的中国机构。榜单中2020—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机构中,上升最快的前31家机构都来自中国,且这50家机构中只有10家来自中国以外。这与2021年的榜单相比出现了显著变化,去年上升最快的前10家机构中中国仅占两席。
此外,中国科学院连续十年在自然指数中居机构榜单之首,2021年的贡献份额为1963.00,是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的两倍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8位,首次跻身机构榜单全球前十。其他两家位居全球10强的中国机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9位)和北京大学(排名第10位)。
按照自然指数指标Share测量的2021年和2020年科研产出对比。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而且,与其他科研强国相比,中国的整体表现也同样值得关注。美国以19857.35的贡献份额位居榜首,但其2021年的科研产出较上一年下降了6.2%,是前十名中降幅最大的国家,这也是其2017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中国位居第二,贡献份额为16753.86,2021年科研产出增长了14.4%,是新榜单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增幅最大的——去年的增幅仅为1.2%。位居第3至第10的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瑞士和澳大利亚。
中国加大科研投入
据《自然》网站报道,自然指数创始人大卫·斯文班克斯表示:“最新发布的这份自然指数年度榜单表明,中国通过其大型、现已发展成熟的机构对研究进行的投入,正在自然科学领域持续不断地产生研究成果。”
宁波诺丁汉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曹聪表示,2021中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支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6年的0.56%稳步上升到2018年的2.14%。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份额一直在稳步上升。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1995年,中国启动“211工程”,开始了对科研的大规模投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获得了大量资金来发展其研究能力。三年后,中国启动“985工程”,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目前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文章援引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主任哈米什·科茨的说法,中国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产生了影响,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为未来几年制定计划。例如,“双一流”战略体现了政府在2050年之前对科学的承诺,科茨说:“这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政府了解科学是如何进行的。”
文章还称,对于中国科研人员来说,在高质量科研期刊发表论文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这种对发表论文促进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或许也能部分解释中国的科研机构为何在增长最快名单中占据主要地位。
《自然》最后指出,鉴于中国在研发方面持续不断加大投资,中国的科研产出未来可能也会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