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这场改革终将让每个患者都受益

2022-05-19 18:06:32    光明日报

过去,药品法规和政策属于药事管理的研究范畴。大约从2006年起,学者们开始从行政管理和政治学角度研究药品监管,我有幸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当时,接连发生多起药品安全事件,药品审评、药价虚高问题也被广泛报道,社会反应强烈。我们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共识——药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强大的产业基础至关重要。

然而,谈何容易。中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是历史形成的,这些问题又与地方经济、医院收入相交织,解决起来十分困难。2012年我专门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提出药品审评直接关系着企业能产什么、医院能进什么、患者能用什么、医保能报什么,因此利益和矛盾都高度集中,改革难度极大。

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在此前后,监管部门、产业界、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入讨论,我也参加过一些会议。我至今还在电脑里留着一张图,是药审机构对审评时滞的分析,细分每个环节,精确到天数,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大家的目标很一致,让患者吃上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

根据我的理解,改革最初是从解决注册积压入手,提高新药和仿制药标准。所以,当时的主要举措是打击数据造假、简化审评程序以及增加技术力量。我和不少业内人士交流过,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通过徙木立信,企业有了稳定预期,敢于投入研发,申办方和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也更加对称。

2016年以后,改革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创新的思路,并出台相关制度。这种从“守底线”到“争高线”的跨越,受到广泛好评。我记得在一次论坛上,有制药企业负责人在发言时激动地说了句“药审改革,人人都爱”,全场掌声持久。我想这就是市场对有为政府的褒奖。

亲身见证这次改革,我有一个感触,有魄力的改革者把握住了新时代脉搏,干成了一件过去想干而没干成的实事。相信这场旨在催生更多安全有效药品的审评改革,终将让每个患者都受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速审评助力企业打造新药研发“金钥匙”
下一篇:我科学家揭示糖尿病代际遗传机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