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探索推动数字时代的东西部协同

2022-05-18 17:02:53    光明日报

作者:叶明、马羽男(分别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生)

“东数西算”效果显现。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设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合理有序地引导到西部,优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而算力作为数字经济中的核心生产力已然成为各国新一轮战略竞争中的焦点。伴随数字技术持续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社会发展对于算力的需求已十分迫切,预计每年将会以超过20%的速度飞速增长。“东数西算”工程将推动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与西部地区的土地、能源等资源之间形成互补与匹配,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21年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1293亿元。算力发展除了带动GDP增长以外,还将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由算力投入所带来的数字化智能技术,不仅能为制造、零售、交通等多个行业带来产业产值增长,同时使企业获得生产效率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用户体验改善等多方面的延伸性效益。

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中国大数据体量也随之急剧增长。据统计,2015年以来,中国数据增量年均增速超过30%,数据中心规模5年间从124万家增长到500万家,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资源大国。算力不断刺激数字经济发展,数据量的增大又提升了算力的需求,需要有对应的强大算力作为支撑。“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驱动力。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也强。“东数西算”战略,通过算力和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可有效带动上下游的产业投资。另外,大数据的挖掘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其中数据预处理是劳动密集型工作。目前有近70%的数据预处理是由人工来完成的,是新型知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还需要大概500万名这样的“AI训练师”,人才缺口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数西算”是西部地区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不仅能为当地带来投资机会,有效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还将吸引高层次人才流入。西部地区紧紧抓住“东数西算”的历史机遇,发挥其资源和成本优势,打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东西部算力发展水平的均衡化,将有力推动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数据中心是耗能大户,其中制冷设备占能耗构成的40%。据统计,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占到了当年全国全社会用电总量的2.35%。我国西部地区山区面积大,地形无遮挡,且气温较低,将会形成天然风洞,辅助降温,有效减少数据中心在能耗方面的开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降低能耗。此外,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东数西算”工程可就近使用西部地区的绿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减排降碳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不难预测,未来“东数西算”将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一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加强全局性谋划部署,整体稳步向前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必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助力数字经济做大做强的同时,推动东西部统筹协调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获批筹建
下一篇:人体子宫内B-1免疫细胞终获证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