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刘建明:悉心培育“慧质兰芯” 让共富路上百花齐放

2022-03-14 22:29:26    科技日报

细雨中的江南村落静谧朦胧,洋房门前屋后花木葱郁,种植基地里各式兰花清香淡雅……走进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棠棣村,满眼尽是“花木之乡”景象。

这个村95%的土地种植花木,95%的村民从事花木生意,95%的收入来源于花木产业,村里人在全国多地组织的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超过万亩。2021年,棠棣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国人大代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是村里发展花木产业的创业先锋,也是全村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创办园艺公司,到带领村民外出培育苗木基地和市场,再到组建花卉专业合作社,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一村一品”的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刘建明主动带领乡亲邻里一起富。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也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建明更感到使命在肩,要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多方式上发挥作用、履行职责。

“山区、半山区农村发展经济,既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更要引进人才提升竞争力,才能持续驱动产业兴旺。”刘建明坦言,即便种植经验丰富的棠棣村,产业升级也依旧紧迫。

记者在棠棣兰花数字工厂看到,工作人员通过厂内大屏查看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在手机端实时调节。这座总面积超过4600平方米的智慧大棚还兼具多重功能,包括文化展示、兰花展销、研学互动、对接网络直播等。

刘建明描绘了棠棣村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将累计投入810万元,打造“慧质兰芯”的浙江省级未来乡村样板、省级共同富裕示范村。“慧质”即重点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实现治理数字化和服务数字化;“兰芯”即数字技术赋能兰花产业,实现产业数字化。

乡村产业数字化升级,需要村干部队伍跟上信息化步伐。刘建明认为,需要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可以选拔其到区镇两级相关部门挂职,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村干部队伍。

不止于发展产业,刘建明依托村里设立的人大代表群众联络站,常年汇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对乡村全面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建言。

“物质和精神都要富裕,这是村民的共识和普遍需求。”刘建明说,共同富裕不光是钱袋鼓了、村庄美了,更要顺应老百姓内心的精神文明需求,带动精神富有。

今年70岁的村民金伟桥说,棠棣村早期花农“一根扁担闯天下”,现代花农“一台电脑网天下”,变革的是产业,但不变的是“人勤春早”的干事创业精神。现在对棠棣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种精神守护好、传承好。

记者了解到,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建明提出的利用闲置农房促进乡村振兴、为乡村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法制保障、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运维资金缺口等具体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方问禹 殷晓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下一篇:鸟类飞行同时兼具“稳”与“不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