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张锋团队赢得“基因魔剪”专利之争

2022-03-03 17:40:28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张佳欣)2月28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根据该决定,加州大学不再具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博德研究所则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专利。这一决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CRISPR专利纷争。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是现有基因编辑和基因修饰里面效率最高、最简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术之一,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

2012年8月1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中概述了这项技术,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这两位女科学家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2月15日,张锋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体外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和人类细胞的特定基因完成了精确的切割,意味着将该技术改进并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

然而此后,以詹妮弗·杜德纳和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为代表的加州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研究团队(CVC团队)和以张锋为代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就CRISPR专利所有权展开了争夺战。专利之争的关键是CRISPR-Cas9在治疗人类疾病中对真核细胞(在动物、植物和真菌中发现的具有明确细胞核的细胞)进行编辑的能力,因为真核细胞才是开发人类药物的关键。

USPTO于2014年授予了张锋团队CRISPR系统应用于真核细胞的专利,而来自CVC团队的上诉也在2016年被法院悉数驳回。2017年,USPTO认定双方的权利要求不存在冲突,并裁定张锋团队的成就是一项可单独申请专利的发明,结束了最初的法律纠纷。

此次,USPTO在听取了辩论并审查了实验室笔记中的数据后,做出了裁决:张锋团队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裁定要点是,CVC团队没有证明他们是第一个在动物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人,其最初论文只是描述了它在细菌中的用途。

这一裁定意味着,从现在起,从CVC获得CRISPR-Cas9许可的公司将需要从博德研究所获得许可。但该裁定同时肯定了CVC团队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关键发明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食脑变形虫揭示生命多样性与进化史
下一篇:智能化催生新增量 汽车行业探索“软件付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