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多流多节点模型 准确识别碳足迹空间转移

2022-03-03 17:35:32    科技日报

2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谢克昌院士、田亚峻研究员带领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取得的最新关于识别我国省际煤电产业链碳足迹空间转移的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清洁生产杂志》上。

田亚峻介绍,科研团队采用最新提出的GIS-LCA方法,以我国煤电产业链为对象,构建了以中国行政省区为空间节点、电煤和煤电为基础流的多流多节点模型,准确识别了碳足迹的空间转移。

在“双碳”战略下,开展基于空间的碳足迹研究对于精细识别隐含碳的空间转移、碳的溯源、明晰碳排放责任非常重要,对于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意义重大。

田亚峻表示,该研究以2016年数据为例,发现电煤流在运输阶段造成了约1.2亿吨CO2eq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开采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其中约8.1%在输电阶段又发生了二次转移。煤电流在输电阶段造成了约6亿吨CO2eq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发电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约占煤炭发电碳排放总量的15%。

碳足迹溯源揭示出,随电煤流转移到北京的碳足迹中约70%来自山西,从而准确地识别了山西能源对北京的贡献程度;电煤流碳足迹在二次转移中出现了“回流”到原产煤省,以及两产煤省“互流”的现象,暗示煤电相互博弈的复杂局面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芯片供应面临冲击
下一篇:模拟试验显示汤加火山不会影响全球变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