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2022北京冬奥会在鸟巢国家体育场落下帷幕。
闭幕式上,总导演借用别具东方韵味的“折柳送别”典故,期待所有来到北京的朋友们,带上这一条柳枝,带走中国人民的友谊。与此同时,一组由“真激光”光束组成的参天大树,生机盎然,矗立在舞台中央。它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代表人类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
这棵由光束组成的大树,背后借助了显示领域前沿的“真激光”技术。该技术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经过先进的架构工艺,实现了图像高保真再现,可全面实现BT.2020标准。
据了解,“真激光”技术由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历时40多年,这支孵化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创业团队方才全面攻克。
中科极光总工程师毕勇博士介绍,“真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观众带来液晶显示和激光荧光粉显示都难以达到的五大“真”体验:真色彩、真亮度、真陪伴、真节能、真可靠。
“真激光”光源纯正,光谱带宽窄等特性色深达到10bit,具有10.7亿种颜色的色彩表现力。更高的色深能够增加画面在三维意义上的解析度,带来更平滑的色彩过渡表现,尤其是显示光晕时,光源四周的色彩过渡会更自然。
“真亮度”实现超高亮度。此外,由于“真激光”显示的光谱纯度更高,色彩饱和度更好,在同样的物理亮度下,人眼对“真激光”显示的主观亮度感会提高20%—30%,画面更清晰。
不同于其他显示技术的锯齿状衰减,或者生命周期之后的滑坡式衰减,“真激光”在30000小时使用寿命后,亮度依然保持在初始亮度的80%左右。
“真激光”显示在光的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光纤耦合技术,具有传输效率高、可靠性高的优势,不受冲击、振动、温度等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真节能’,即超低能耗,这也符合‘绿色冬奥’的理念。”毕勇说,相比于其他混合光源的技术路线,“真激光”技术光效高达17.8lm/W(流明/瓦),配合高效的热管理技术,可真正实现高亮度、低能耗,为“绿色奥运”站好最后一班岗。
北京冬奥会筹办之初,《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就已明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部署了科学办赛、运动科技、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绿色智慧综合示范5方面任务。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科技冬奥”的推进有两个目标,一是利用新技术支持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二是给新技术应用提供展示场景。
备战冬奥两年以来,针对张艺谋总导演的创意和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状态,研发人员先后经过多次环境模拟测试、场地测试、联调彩排等环节,竭力为冬奥会定制出“真激光”光束产品。
与以往产品开发不同的是,冬奥会闭幕式所用产品必须承受-30℃的极端寒冷天气,而研发地又在杭州,常年不见冰。创造试验条件,为杜绝一切隐患,保障冬奥项目,工程师们在冰库一待就是整天。
(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