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最新研究揭示 天敌昆虫定位害虫的分子机制

2022-02-17 15:06:35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王冰 欧阳灿彬)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团队,通过比较组学揭示了在植物—蚜虫—天敌昆虫互作关系中重要的化学线索反-β-法尼烯的来源、生态学功能,以及该化学物质介导的天敌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

反-β-法尼烯被鉴定为绝大多数蚜虫的报警信息素组分,一直以来备受科学界关注。在植物—蚜虫—天敌昆虫三级营养级关系中,多种天敌昆虫均能利用反-β-法尼烯定位蚜虫,但是对于不同来源的反-β-法尼烯吸引蚜虫天敌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团队以生产上重要的蚜虫天敌大灰优蚜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成幼虫识别信息素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大灰优蚜蝇成虫触角均能被不同浓度的反-β-法尼烯所激活,但只有高剂量时,反-β-法尼烯才能远距离吸引大灰优蚜蝇成虫,而较低剂量只能近距离吸引幼虫。

科研人员通过比较组学的手段鉴定了大灰优蚜蝇和黑带食蚜蝇气味受体和气味结合蛋白,对同源性较高的基因进行研究,筛选出大灰优蚜蝇气味受体(OR3)以及气味结合蛋白(OBP15)。随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大灰优蚜蝇成虫的OR3,发现大灰优蚜蝇成虫对反-β-法尼烯的识别能力降低,并丧失了行为选择和远距离定位能力;幼虫失去了对蚜虫的近距离识别能力和偏好性。这表明,大灰优蚜蝇幼虫可以利用蚜虫来源的反-β-法尼烯进行近距离定位,而成虫能够识别反-β-法尼烯,对蚜虫危害的植株进行远距离搜寻。

该研究从分子水平解析不同来源的信息素对天敌昆虫的调控作用,为充分利用信息素这一重要的化学线索科学合理地开发天敌昆虫行为调控剂、实现蚜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发布
下一篇:你看不见的微生物 正成为污水治理生力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