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中国选手闫文港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拿下了铜牌,夺得中国在此项目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在这个了不起的成就背后,既有运动员的拼搏与付出,也有高水平中国科技的助力与支持。
2015年,中国钢架雪车队宣布成立,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内,中国钢架雪车从零起步,完成了冬奥奖牌从无到有的飞跃。钢架雪车作为高速项目,0.1秒甚至都可以决定奥运奖牌的归属,我国科研人员从比赛鞋、比赛服以及比赛训练入手为中国运动员“争分夺秒”提供科技保障。在比赛鞋底设置258颗钛合金鞋钉增强作用力,让运动员起跑拥有更好的能量转化;根据每一位参赛队员的肌肉线条比例设计比赛服,减少运动员爆发时的损耗;组织研发数字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使日常训练更有针对性。这些精益求精的科技支持,为中国钢架雪车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整个北京冬奥会,中国科技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科技”与“运动”的碰撞,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简约、安全和精彩的奥运盛会。
“科技”与“运动”碰撞助力速度冬奥。秉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中国科技为冬奥提供更好的比赛场地。我国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运用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技术,配合智能控温将整个冰面的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使得冰面的硬度均匀、冰面平整,最大限度保证比赛过程中冰的品质,提升运动员滑行的速度。在科技的支持下,“冰丝带”的冰面被称为“最快的冰”,在2月11日的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比赛中,瑞典名将范德普尔在“冰丝带”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在赛后的发布会中他特别点赞“冰丝带”,“冰面特别出色,非常适合比赛,真的要感谢制冰师和工作人员。”
“科技”与“运动”碰撞助力公平冬奥。奥林匹克精神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在北京冬奥会中,中国科技的应用成为了保障裁判公正判罚的得力助手。这其中最引入瞩目的就是名为“猎豹”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由于冰雪项目的比赛往往以高速度的形式进行,使得在比赛过程中一些运动员的违规行为难以捕捉,而“猎豹”则拥有最高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配合其4k高清捕捉能力,它可以实时记录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的一举一动,让犯规无处遁形,最大限度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科技”与“运动”碰撞助力绿色冬奥。“绿色办奥”是此次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念,中国科技的助力为北京冬奥的“绿色、低碳、可持续”保驾护航。无论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还是800余辆氢能源汽车成为赛事用车,抑或是以“不点火”代替“点燃”奥运主火炬,皆向全世界传递着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办奥理念,践行了让北京冬奥会成为一个“碳中和”的赛事的承诺。
“科技”与“运动”碰撞助力温馨冬奥。奥运史上首张全息技术全家福,让闭环内的志愿者翟峥与妻女隔空立体真人式实时互动,并拍下一张特殊意义的全家福;通过AI技术驱动,可以实时、有感情地和观众互动对话的数字人冬冬,准确地回答奥运相关问题和播报新闻;结合4K高清空间视错屏幕、多光源空间结构设计的独创全息显示舱,助力北京冬奥打破物理隔离,实现多地嘉宾异地同屏交互……数字技术改变了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技”与“运动”的碰撞会继续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冰雪盛宴。在“一起向未来”的征途中,中国科技在北京冬奥会的登场亮相,彰显了团结克服挑战、共创人类未来的中国信心与中国力量。( 刘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