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龙门大米”精美飘香、朵朵兰花敲开致富门、个个村庄美丽精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凸显出了卓有成效的硕果。
“龙门大米”飘香千万家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科技化、现代化赋能产业发展是核心关键。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463.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龙城街道、平陵街道和龙田镇,主导产业面积11.09万亩,总投资约2.04亿元,汇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功能。
“公司购入成套设备生产线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和生产安全测控,从稻谷进入加工流程开始,自动去砂石、筛秕谷、脱谷壳、分米粒,到每一粒成米自动进入不同的分装仓,大米加工流程在系统上都能精确显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鹏介绍说。
据了解,产业园已进驻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粮食专业合作社22家、粮食种植家庭农场56家。其中龙田核心加工区进驻4家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产能约为3.4万吨,年总产值约2亿元,加工区的建成提高了丝苗米生产的现代化示范引导效应,全面建成后预计总产能超10万吨。
“龙门大米”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金凤凰”筑起产业兴旺“新巢”
“龙门大米”名扬全国,“龙门三黄胡须鸡”亦名不虚传。胡须鸡是广东四大名鸡之一,是惠州市乃至广东省的农产品“明星”,被寄望成为龙门农业产业振兴的“金凤凰”。作为落户龙门县龙田镇的第二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门县三黄胡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肩负着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门三黄胡须鸡”品牌的使命。
该产业园建设范围包括龙城街道、平陵街道、龙田镇和龙华镇4个镇(街),总投资约3亿元,预计2022年底建成。胡须鸡产业园核心加工区占地面积95亩,位于武深高速龙田出口旁,与丝苗米产业园相邻,形成了双产业园加工区的局面。
据了解,该园以兴泰公司为主体,建成后年屠宰规模将达到1000万只,年熟食加工规模将达到1.8万吨,同时配套万吨冷库,将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优质三黄胡须鸡集散中心。力争打造成为龙门三黄胡须鸡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广东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助力龙门县乡村振兴。
大力培育高质量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实现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胡须鸡产业园的建成投产,将为胡须鸡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夯实了基础,为龙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朵朵兰花飘出致富乐符
幽幽兰花香,敲开致富门。龙田御花源兰花基地,种植墨兰、剑兰等国兰近800多亩,带动农户种植约1500亩。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让不少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山更青,水蕴秀,阵阵兰花的幽香,点缀着满目翠绿的田园美景。走进位于龙门县龙田镇李洞村的御花源兰花种植基地,可以看到一个个黑色遮阳网覆盖的大棚下,是一株株长势挺拔的兰花。作为推动着惠州市乡镇打造优质出口型国兰生产基地,兰花产业催生出新的乡村业态,为发展乡村农旅、推动乡村振兴贡献着兰花的“幽香力量”。
“国兰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像这样一盆兰花,一般可卖50-60元(人民币)。不久后,这些国兰将完成包装,带着‘中国制造 龙门兰花’的标识销往海内外市场。”该基地负责人钟志奇捧起一盆苍翠欲滴的兰花说,脸上露出了微笑。
兰花花香不仅飘向异国他乡,还飘出了农民的致富路。一朵朵小兰花正在谱写着大文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大作用。
“舞火狗”舞出民俗新风尚
飞檐、长鼓、吊脚楼、“舞火狗”广场……走在蓝田瑶族乡蓝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一座以红、灰、蓝三色为主色调,融入众多瑶族元素的蓝田瑶族乡文化展览馆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该展览馆,可见一楼设有蓝田瑶族“穴居遗址(仿)”“文物展览室”“织带仔”非遗工坊,陈列着各式瑶族特色的展品;步上二楼,浓郁的瑶族风情随处可见,“瑶族历史”“特色文化”“传统习俗”“现代蓝田”四个篇章让游客看得津津有味。其中,瑶族少女成年礼“舞火狗”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蓝田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
据介绍,该馆还是蓝田瑶族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打造“一村一景点、一村一民宿”的成果之一。
从贫困村走出来的美丽村庄
“欢迎来到小洞村旅游观光,小洞村山好水好,人更好。”一栋栋精致的小楼,古香古色的民居,干净平坦的村道,清澈的河水……一个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美丽村庄映入眼帘。
这是有着“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美誉的蓝田瑶族乡小洞村。小洞村位于蓝田瑶族乡东北部,始建于明代,面积24平方公里,是蓝田瑶族居住村落之一。
据介绍,小洞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特别是被列入龙门县乡村振兴示范带之后,整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过去“脏乱差”面貌,变得干净、整洁、舒适。当地村民们依托各种资源和通过自身努力,加上集体分红,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天堂山水库:为乡村振兴注入“水活力”
生态,一直是龙门最大的优势和最亮的底色。龙门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位于龙门县西北部地派镇的天堂山水库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龙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彰显了水利人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关闭、清拆天堂湖山庄,清拆湖心叉尾养殖场、山下村养殖网箱,关停、拆除水库岸边2家农庄,打击非法采砂,打击大船坑非法采矿,拆除库区所有旅游广告牌……2018年以来,天堂山水库管理局共拆除违法建筑1923平方米,拆除养殖网箱1448只7862平方米,拆除灯光网147只,清理水面“三无”船只31艘,有效遏制和清理了违建项目和违法违规养殖,复苏水库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型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该局大力加强水库综合管理和环境整治,确保水安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水环境,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整洁的山水人文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天堂山水库被纳入龙门县饮用水源之后,更是加大力度保护水源水质,抓好水库巡查工作,加深群众宣传教育,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安全、干净的放心水。
“藏粮于田”筑千秋基业,水利命脉保粮食安全。天堂山水库管理局加强水库管理工作,有效保证灌区粮食农作物灌溉用水,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为龙门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助推乡村振兴。
好山好水出好米。一袋袋“龙门大米”从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向全国、香飘万家,这也有赖于天堂山水库打牢乡村振兴水利基础,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丰富、优质的水资源让“龙门大米”米更香、产量更大、农民收入更丰,不断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实效。
据介绍,近10年,天堂山水库平均年发电创造经济收入达2500多万元。该水库建成近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惠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推动全面振兴
当前,通过乡村示范带建设,让“三产”有机融合,让美丽经济焕发为生产力,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惠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成果。
目前,龙门县正有力有序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建成“三生体验·康养农旅”“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启动“愉悦龙门·工贸文旅”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加快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