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苏州城市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

2022-09-26 15:48:16   

9月23日至25日,由苏州城市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顺利举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学校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规划,提供有力的政策指导、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赵玉蓉表示,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优先保障。要立足国情、省情、市情、校情,不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做出成效。

针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如何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为高质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纷纷建言献策。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为题,围绕学科发展的“七个要素”,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特点,指出要从坚持正确方向、传承真理魅力、推动教研创新、强化队伍建设、注重制度规范、强化支撑保障、突出学科意识和问题导向等方面承担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岩则结合自己从教经历,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从升华管理理念、着力求真务实的角度,详细阐释育人理念、师德理念、师风之境、教师个人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管理应该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以特色为优势、以发展为目的,提醒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防止出现“五无”现象,即无学术研究的兴趣、无激发学术创新的意志、无追求学术成果的信心、无力争学术上进的品质、无把握学术前沿的实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以《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若干问题》为题,重点剖析思政课程如何改革创新。他表示,思政课改革创新关键在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用好思政教师队伍,有组织化地推进科研,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撑。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问题、学科融合问题以及如何在学科融合中有组织化地科研这三个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在题为《以学科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指出,学科的发展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要有多学科的人才储备,处理好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转换。

王刚、梅景辉、温波等院长就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讲好道理的三维视野构筑、马克思主义学院竞争力建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及立足校本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等角度,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服务社会规律,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士华认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交流深入、讨论热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上了一堂丰富的“大思政课”。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非常荣幸能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秀红老师说。该校思政课教师唐旋也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特别是专家们提到的“教学激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让他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一所年轻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会议既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好建强的一次研讨会,也是对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把脉问诊会。”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玉玲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该校成立的第一个二级学院,成立后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和制度机制建设,同时,坚持“顶天立地、特色名院”战略,一方面加强与高层次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合作,多出理论成果;另一方面,扎根苏州大地,加强“融城性集成式”思政资源平台建设,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网乐安县供电公司:厚植廉洁文化 弘扬清风正气
下一篇:溧阳市社渚镇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