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桂林全州大仙村:昔日深度贫困村走向生态致富路

2022-09-23 17:53:37   

 

桂林全州龙水镇大仙村曾是全州县三个深度脱贫村之一,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及大仙村委和群众的努力,2020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脱贫后的大仙村鼓足干劲,看准本村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出了具有高山特质的水稻、禾花鱼、猕猴桃、“霸王梨”、青钱柳、辣椒等产业,形成了“多元产业 四季增收”的局面。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宜的昼夜温差造就了农产品的独特品质。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当地农产品的销量与日俱增,正逐步把规模化、产业化与品牌化同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9月,正是当地猕猴桃和梨子上市的季节,走进低矮成片的果园里,一串串猕猴桃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阵阵果香。

当地农户告诉我们说:“现在这个季节走进果园里闻到的就是一阵阵的香味,而且现在有风,香味更加扑鼻。猕猴桃这种水果,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能只看它的个头大小,也不要看它有多光鲜亮丽,而是要看它是否绿色、生态、健康。”

大仙村海拔700米左右,一年四季昼夜温差明显,瓜果蔬菜生长周期更长,也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程度,不仅使得农产品的口感更加鲜美,也更加生态、绿色。同时,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当地农产品通过网络传播和口口相传,变成了紧俏货。目前,该村30多亩猕猴桃,亩产可达4000斤左右,按照6元一斤的市场价,每亩可增收2万多元。

龙水镇大仙村党支部书记蒋久佩说:“水果方面,猕猴桃比较适合我们大仙村,以前,山上野生的到处都有,我们通过引种、改良品种,目前种植两三个品种,有红心的、黄心的、有绿心的,种出来的效果品质特别好。”

绿色生态是乡村的资源,也是乡村的财富。除了猕猴桃,时下,该村的“霸王梨”也正在走向市场。因为优质的水源和环境,养育出来的梨水分多、个头大、甜份足,不少回头客已经开始抢购。

随着主打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各种农产品陆续进入周边顾客的视野,不少喜欢旅游的外地游客也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游客们除了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之外,往往也会选购一些农产品回家或者选择在村民家中享用美食,同时,进一步宣传当地特色。

游客说:“这里梯田的景色很美,我们是慕名而来,我们来到这里,正好碰上村民在捉禾花鱼。这里的村民非常的热情,今天,我们买了六七斤。”

据了解,大仙村各类产业种养面积已达800余亩,每年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收入超过90万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大仙村在政府的帮扶下不断摸索创新,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原有的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也带动了更多特色产业的兴起。如今,当地村民正逐渐适应和跟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步伐,在青山绿水中找到自己的摇钱树。(唐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西罗园街道:防滑扶手及时装,未诉先办解民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