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宿迁湖滨公安:织密层层“生命线” 筑牢暑期“安全坝”

2022-08-15 09:02:38   

宿迁市湖滨新区辖区清清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淡水湖之一,骆马湖以她的天蓝、水清、湖美、景秀而名扬省内外,成为人们夏日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的“打卡地”。由于骆马湖沿岸长达42公里,风险点多、线长、面广,也是防溺水重中之重的地方。

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夏季高温期间防溺水工作,牵挂着群众生命安危,特别是未成年人溺水事故。今年6月以来,该分局主动作为先后创新推出一系列立体化、智能化、集成化、全覆盖的防范模式和举措,层层筑牢群众防溺水“安全坝”和“生命线”,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出台防溺水举报机制,奖金“只等你来”。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在全省首创“防溺水有奖举报”机制,搭建“小额快奖”平台。对发现有未成年人私自或结伴相约到河流、湖泊、池塘、水潭等水域游泳、戏水、捉鱼等情况,及时拨打举报电话并教育制止的,经核实后,每次奖励100-300元;符合见义勇为情形的,按程序申报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据统计,该局暑期已累计发放奖金5000余元,奖励举报人员30余人次。

编制《执法指引》,打击整治有了“定盘星”。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针对常见的水面执法疑点难点,研究制定《骆马湖水域执法指引》,明确了涉渔、涉砂、涉船、涉钓等7类常见违法行为处理流程,条目化列举6大类70种证据要素,指导民警以规范执法行为推动群众远离湖岸风险区域,压降发生溺亡事件的概率。该《执法指引》实施以来,已取缔2处违规经营的湖面娱乐设施、扣押3艘非法载客游船、劝返300余名垂钓群众。

研发智能报警系统,实时感知监控“全覆盖”。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探索建成防溺水智能警戒报警系统,该系统引进数智科技设备,将AI摄像头、红外/微波感应、语音播报等功能系统集成,实现了危险区域24小时动态捕捉跟踪。当有人进入电子围栏划定的危险区域时,摄像机顶部报警灯开始闪烁,并发出警告,提醒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并将警报发送到监控人员PC端、手机端,监控人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和救援。现已在骆马湖22处危险水域安装了44套视频红外线监控防溺水报警系统,该系统共计发出预警280余次,成功拦截救助3名欲跳湖轻生人员。

成立救援联盟,水上快速救助“零距离”。由湖滨新区管委会主导,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牵头,启动“守护湖滨 呵护生命”预防溺水事故全民大行动活动,成立水警大队、黄河水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骆马湖游艇俱乐部等多家单位加入的湖滨水上救援联盟,进一步加固了预防溺水事故全民参与的安全防护防线,真正形成队伍强、反应快、协调好、装备优、技能高的强大合力的湖滨水上救援联盟。同时,在骆马湖沿岸增设300根救生竹竿、160个救生圈、80个警示标语等。

设立微型应急救援站,生命“救”在你手中。骆马湖碧湖银滩和罗曼园沙滩公园等处安装的多套智能微型应急救援站陆续“上岗”,小小的应急救援站成为群众生命站、连心站。这是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在持续探索最直接有效水上救援方法的进程中推出的又一创新做法。该救援站内存有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杆等设备,一旦周边发生溺水事故,群众可以通过“一键按钮”打开救援站取出相关救生设备进行施救。

上好防溺水常识课,绷紧未成年人“安全弦”。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针对辖区农村区域留守儿童多、暑期监管难的问题,主动联合相关部门,明确由环安局编教材、教育局搭平台、公安局进校园,安排社区民警在暑假前深入辖区37所中小学校,开展“暑期防溺水一堂课”活动,大幅提升了在校学生防溺水的思想意识。到日前,已成功劝回180余名入湖“野泳”人员,其中未成年人60余人次,清理30余处沿岸兜售游泳工具摊点。

宿迁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分管负责人表示:“湖滨新区公安分局将进一步固化经验做法,加快‘骆马湖联勤生态警务站’建设,筑牢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技引领、共建共享防溺水机制,为‘全域旅游度假区’创建和‘滨湖生态新城区’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镇江烟草: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愿做一根“炸不断的电话线”

愿做一根“炸不断的电话线”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