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待”有才人出,是乡村发展的深切呼唤。近年来,桂林市兴安县着力打造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队伍,推动乡土人才与农户“手把手”结对,为人才搭建项目平台,充分发挥“聚才”“育才”“用才”的效应,为乡村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人才+农户”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高尚镇济中村甜玉米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米林郁郁葱葱,乡土人才蒋国栋正悉心给群众传授玉米种植技术。在他的带领下,济中村甜玉米种植的规模、品种不断拓展,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兴安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力引擎作用,动员各类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能人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兴安县培育的农村电商带头人及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能手293名,各类产业人才、致富带头人366人,都与农户结成236个帮扶对子。
最近,由广西兴安农村合作银行选派到崔家乡的农村金融特派员秦李轩在走访时了解到,砂糖橘种植户蒋朝生遇到了资金困难,经过全面分析研判,他为蒋朝生拿出8万元的金融贷款方案,并顺利获批。蒋朝生喜上眉梢说:“有了这笔资金,预计今年我家砂糖橘产量可达到21万斤,收入超过30万元。”
2022年以来,兴安县按照“1+1”“1+N”模式(即一名乡土人才对应指导一项产业、一名乡土专家联系N名农户),通过农村金融特派员助力、科技特派员下乡帮扶、“田秀才”“土专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等方式,激活农户的内生动力,培育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积蓄动能。
“人才+项目”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县委、县政府很重视我们这些乡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还协助我向上级争取到白酒洞藏基地建设项目资金3000万元。”李明球是国家高级酿酒师,也是兴安县重点培育的“灵渠人才”。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中国米香型白酒,带领技术团队进行酿酒技术创新,研发出的白酒多次荣获国际大奖,企业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兴安县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兴安县为高层次人才搭建投资平台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兴安县下放乡村风貌提升等项目30多个,鼓励乡土人才领衔申报项目、办企业、建基地,涉及金额上亿元,极大地激发了乡土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
2021年,兴安县依托葡萄、柑橘、猕猴桃、甜玉米等优质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加快引进一批涉农项目,包括冷链物流、果蔬烘干、农业机械等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2个,共投入600万元,同时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数字生活实验室,以数字技术为乡村产业赋能。
“人才+合作社”积蓄致富动能
“老乡们,谷种的选择看三个方面,一看品种、二看品质、三看品相……”在全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室里,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乡土人才唐新全正在给60多名种植大户讲解如何选择稻谷种子。他手里抓着的稻谷颗粒金黄饱满,是合作社去年产出的富硒稻米,价格达每公斤12元。
“科技培训年年有,今年内容尤其丰富。”溶江镇种粮大户马光元承包了1000多亩稻田,上完唐新全的培训课,他踌躇满志要大干一场。
让群众先跟着干、学着干,再改进性地干、创造性地干。唐新全充分发挥“领头雁”的示范作用,搭建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和产品回收的“一条龙”服务平台,带动周边群众进行稻谷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合作社还经常低价为农户提供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等服务,农忙时节合作社用工达200多人。兴安县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等6个类别,建立起涵盖241名乡土人才的信息库,以合作社为载体带富群众。目前,兴安县共有132名优秀乡土人才领办或创办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