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通过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为全区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架构。在机构设置上,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14个乡镇(街道)统一设立“党建办公室”,明确将统筹城市区域化党建,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各个领域全覆盖,作为乡镇(街道)的首要职能任务,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落细。在明责赋权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工)委领导地位和作用,明确乡镇(街道)6大治理权限、8项主要职能,赋予基层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对派驻机构的人事考核权,确保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在体系增效上,调整优化128个村(社区)党组织、建立了548个网格(小区)党支部,形成了乡街、社区、网格三级之间,相互衔接、协同联动、共同参与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在力量保障上,及时补充社区专职工作者、党建联络员、网格员等编外人员,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近5年来,补充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66名,全部为3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另外从中择优建立了基层党建联络员队伍,基层党建力量和基层治理队伍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二、强化部门协同,畅通基层治理脉络。一是强化政务协同。整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及机构编制,组建了14个乡镇(街道)政务中心,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到边落脚,较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强化服务协同。组建专门机构统筹指导社区服务工作,联合乡镇(街道)打造15分钟党建、政务、平安、志愿服务圈,促使武陵社区服务工作更加专业、精细、高效,2021年我区顺利通过省级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终期验收,获评全省优秀。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统筹管理全区571个综治网格的职能作用,升级网格化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加上平安网格微信群的辅助,实现了部门与群众信息的快速互通,大幅提升了解决群众问题的速度,并获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三是强化执法协同。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由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统筹协调,协同开展联合执法,打造“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的治理模式,推进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2021年,共开展联合执法900多次,其中市容整治314次、控违拆违149次、环保272次、农业128次,有效解决了基层执法权限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基层执法能力。
三、盘活编制资源,提升基层治理动能。首先是保需求。规范基层人员编制管理,从区级行政编制总量内,跨层级周转20名行政编制,保障乡镇(街道)基本用编需求,同时严格控制区直单位借调、借用乡镇(街道)干部,通过集中清理,共清退违规借调乡镇(街道)人员32人,进一步明确凡借用基层工作人员的,必须由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审核,借入、借出单位分管区级领导批准,违规借调借用现象基本杜绝。其次是优配置。根据武陵区行政编制总量较少,尤其是乡镇(街道)编制资源捉襟见肘的实际情况,全面优化基层编制资源配置,推动乡镇(街道)编制资源统筹使用,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编岗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打破单位、编制、身份界限,实施岗位管理,培养多面手基层干部,有效缓解了“资源有限、调度困难”的难题,实现了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最后是勤补充。严格落实乡镇(街道)有编即补的政策要求,空编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通过公务员招考、定向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五类人员比选、政策性安置等多种途径,累计为乡镇(街道)补充在编人员78名,有效破解了基层干部短缺的问题。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课题,是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使命,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