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浙江科协:聚创新之能 走共富之路

2022-06-22 16:52:35   

到2022年底,浙江500家以上博士创新站,将成为打通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壁垒最后“一公里”。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壮美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

摄影/应飞舟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浙江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

牢记嘱托,浙江省科协始终以“省委2号文件”和“59号文件”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348亿元。

天目叠翠,西湖扬波,夏日之江大地,不断焕发新气象、迸发新生机。

“一家三站”潮头立,千博千企“千帆竞”。“14岁”的“一家三站”,在杭州,又一次迎来他的“成长礼”——“万名专家帮万企”专项行动部署会暨“千博助千企”促共富推进会举行。

 

图为浙江省科协“万名专家帮万企”专项行动部署会暨“千博助千企”促共富推进会现场。

摄影/应飞舟

 

6月16日,来自省委人才办、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相关厅局,有关省级学会、高校相关负责人,各地市科协,博士创新站建设单位和建站博士代表……大家带着“共富示范区”荣耀和责任,带着“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一张蓝图,走进浙江杭州、相聚钱塘江畔,谈体会、促创新、谋共富。

 

图为温州市泰顺县拓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王五宏博士手把手传授“树梅经”。“合作社+农户标+订单”。如今,已扩种面积500多亩,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0多农户每年创收数百万元。

 

紧盯企业“急难愁盼”,对症施策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博士创新站329家,其中山区26县企业17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成功帮助企业立项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等400余项。创新聚合力,助企解难题——破“难点”,通“堵点”,迎“拐点”。

传统产业开新花,新兴产业结硕果

“实现‘稳’与‘进’良性互动,‘千博助千企’加速,推动新兴产业提档升级。”

 

2021年10月16日凌晨1时30分,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舟山市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陈超博士创新站主要在船用电子海图桌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承担特殊情况下航天员生命安全保障任务。图为发射保障任务现场。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工人忙碌……阳光洒满大地。为迎接“收获”“旺季”的到来,这里分外“火热”。来自天南地北上百位工人正有序地忙碌着。

“今年,我们将新增设一条年产30万吨生产线,年产值将达到65万吨。”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哲丰新材料)生产技术部部长丁威说,10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后,2022年产值有望突破65个亿。

“含新量”提升“含金量”,“哲丰特种纸”声名远播。在哲丰新材料现代化车间“一条生产线机型的车速(卷纸速度)每分钟达1000米。即使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物流标签纸(格拉辛纸)占全国90%以上份额;打破“垄断”,“争气纸”、月产3000多吨枕包牛奶液体无菌包装纸,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出口欧洲……在这里,一张柔纸隐藏的是硬核科技。

‘新意’十足的纸,推动着产品‘含金量’连连攀升。“‘以纸代塑’,替代进口,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还能带动就业岗位3000多人。”丁威不无感慨地说,“曾经,其中一“天价”辅料吨价需7位数(进口),如今,吨价仅需六位数,成本直降90%。”

一张看似普通的“保鲜果蔬纸”,果蔬“穿上”它,活力四射。

“以草莓、葡萄、苹果为例:货架期(常温)可分别延长3天、7天、90天,延长果蔬货架期的同时,促进了广大农户增收。”哲丰新材料博士创新站领衔博士、衢州学院副教授陈晓彬介绍说,“让‘保鲜果蔬纸’变成‘新时尚’外衣,解决透气、阻菌、保鲜等难题是技术的关键。”

“现在果品更阳光更健康,‘塑去纸来’,绿色可降解。”常山县众柚胡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新印象深刻:以往,为防虫塑料薄膜套袋,果子闷在里面,外观、营养价值等都有影响。

“打造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衢州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常山县所在的衢州市是浙江最西部的省域边际城市,下辖县(市、区)均属山区26县。目前,衢州全市已建有130家博士创新站,吸纳博士108人,达成合作项目250余项,为企业增加利润1.2亿元。

反观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曾经的山高路远、“穷山恶水”,太多的分水岭,成了浙江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山坎——尤其当下,山区26县普遍面临能耗双控、土地指标等压力,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总量、人均GDP等指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浙江干部群众多么熟悉的叮咛!

如何填充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沟壑?如何让“跷跷板”变成“平衡木”?

 

2021年8月19日,“科创赋能 智汇山区”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华召开。图为活动现场。

 

紧贴山区26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需求,布局博士创新站:至少一位博士领衔、服务一家企业,培育一个科研项目、壮大一支研发团队、培养一批技术人才。目前,为山区26县导入专业技术人才近2000人,柔性引进博士96余人,培养企业技术人才400余人。

“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话语铿锵:“博采众长,揽才‘准’,放手“一博”,赢先机。要让‘人才外力’激发‘发展内力’,凝聚合力,扎根产业中走出融合巨变之路。这就需要“博士们‘真技术’‘真成果’,俯下身,‘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解决企业‘真问题’‘真困难’。”

智服系统再提速,监管流程更透明

“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实现对入企博士和企业进行全流程有效监管和更贴心服务”

 

5月12日,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武传宇一行赴绍兴市柯桥区、杭州市钱塘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如何让老农民添“新帮手”?如何让新农人变“老把式”?不会“上树”也能熟摘林果,不是“老农”也能挖出冬笋,不用“动手”就能把笋剥——智能林果采摘机器人来了、冬笋探测机器人来了、智能剥笋机器人来了……

“机器人总动员”,“生产效率可提高几十倍。”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果林采摘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回传后台;利用雷达波技术引导探测笋源;视觉识别助力智慧剥笋。

“突破机器视觉关键技术,助农业机器人上山下田。”在湖州安吉八塔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塔机器人)研发总部,浙江理工大学贺磊盈副教授、博士团队与企业一群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大家围绕八塔“智能小农人”应用场景碰撞智慧“火花”。

什么时候开采(挖),采什么果子,采(挖)了多少?用时多少……“今后,这些实时数据在八塔机器人中心都可一目了然。”贺磊盈认为,”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背后,需要练好5G芯片、视觉识别、雷达波等技术‘组合拳’,还要走好人工智能、机械电子、新材料等多个科技领域“梅花桩”。

作为首批“浙江省博士创新站”,八塔机器人头顶“国家高新”荣光,研发人员占比60%。手握数十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获批2022年度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和安吉县竹产业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八方英才聚,华夏灯塔明。“八塔机器人负责人肖占春信心十足,“要沉下心来做下去,锚定专精特新,八塔‘智能小农人’一定能撬动大市场。”

如今,在浙江大地,越来越多像八塔机器人一样的企业,正向着更智慧的未来阔步前行。

在浙江“一家三站”(“一家”即“院士之家”,“三站”即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布局中,博士创新站是助力中小企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站点。

 

湖州安吉县首批十家县级博士创新站,通过县级层面被推送到“千博助千企”数智平台,参与市级、省级博士创新站的认定。图为“千博助千企”数智平台上线应用场景。

 

如何让更多更好的产学研“碰碰对”,如何更高效助力成果转化?不久前,浙江科协“千博助千企”数智平台正式上线——推行“揽才、发布、对接、评估”等步骤,全流程工作闭环,全流程透明监管。

“让人才端和企业端‘准’心识别、‘信’心匹配,合力产学研拧成一股绳。”浙江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主任王旭坚定地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齐步走’,线上线下‘齐发力’。实现博士创新站建站审批、站点升级、绩效评价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聚焦“卡脖子”,广发“英雄帖”。“千博助千企”云平台,实现企业“一键揽才”、院所“一键揽活”、双方“一键钟情”。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博士2157人,入驻企业698家,发布企业需求404条,达成合作项目416个。

“博士创新站与中小企业对接,推进成果转化,这个做法很好”。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玉卓,对浙江省科协“博士创新站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一系列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科技深蓝”逐东海,千博千企“千帆竟”

实现“质”与“责”良性互动,服务产业振兴,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融。

 

温州市33家市级博士创新站,既有汽摩配、眼镜传统等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更有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图为温州——中国基因药谷。

 

科创赋能,共富未来。从起初“看看热闹”,一种纯粹偶然;到后来“回故乡看看”,一群海内外学子初心使然;再到现在“随乡入俗”“职责使然”……时代发展脉搏跳动下,一群人始终行走在创新前沿。他们是创新的“动力源”,是中国创新的推动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浙江“博士创新站”。

如今,“博士创新站”俨然已成为凝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一块“金”字招牌,“千博助千企”促共富更成为高校和企业抱团发展、打造“百年老店”的一把金钥匙。

浙江兰溪,长三角南翼,距新疆轮台县4328km,距云南石屏县2218Km。

“日子像小白杏一样甜!”“太不可思议了!在沙漠戈壁居然能吃上江南的新鲜杨梅”“浙江这边就有60万进账呢!老妈咱们赶紧去石屏买房吧”………从枝头到舌头,品的是新鲜,富的是口袋。

“品云南石屏杨梅初夏的味、食兰溪杨梅东魁的鲜、尝一回新疆天山雪水滋养那小白杏的甜……”从5月到6月,金华、杭州、上海、新疆等地许多居民成了地地道道“尝鲜一族”。

敢于尝鲜,瞄准领先。下云南、上新疆,鲜果物流‘南征北战’节节告胜,其关键是科技硬实力保驾护航——等离子物理消杀核心技术。

“杨梅边疆儿女品,小白杏江南人家尝。填补了国内陆路长途运输新鲜果品的空白。”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波蓝科技)负责人陈金红很是自豪,“多亏‘博士创新站’,为我们企业引进这么优秀的高端人才,攻克了许多研发和生产困难,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据统计,我国“果”“蔬”每年因腐烂变质的损耗率约分别为20~25%和25%~50%。两者合计直接经济损耗约750亿元/年,可满足约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

中国杨梅之乡浙江兰溪,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区,有杨梅种植面积近7万亩,产量约4万吨,年产值超4亿元。“五十里杨梅长廊”是兰溪的新地标。

“现在路上果品货损率直降15-20%左右,冷链集装箱内各类病菌消杀效率能达到90%。”雪波蓝科技贸易部负责人管洪刚,指着冷链车厢前中后三台等离子物理消杀仪总看不够,“你看,折叠伞大小,各种电源制式都可兼容,还带自动除尘等功能。”

化学消杀“有残留”,“七成熟”采摘味不够……如何自然延长保鲜期和保质期?成了农户、物流企业和商家要共同面对的“幸福烦恼”。

“要实现绿色、高效、安全、环保的冷链物理消杀,务必同时突破高效低温等离子生成技术和可调控的222 nm波长准分子紫外光这两个“硬骨头”环节。”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浙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李盛说,为了解决这一瓶颈,浙师大物理、化学、电子等多个学科20个博士组成“最强大脑”,历经1年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走进浙师大校企共享实验室,博士团队、企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们正忙碌着。

从建立博士创新站,到打破国外垄断、加速推进等离子物理消杀关键技术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再到博士创新站成为科技创新“大本营”,浙江师范大学、雪波蓝科技、浙江博阳压缩机公司“攥指成拳”——成功申报获批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尖兵”计划项目,并获得200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投桃送“李”,繁荣昌“盛”。恰如李盛名字一样,创新产出硕果累累。“基础科研,拼的是真刀真枪。”李盛平静地说,“做大做强讲究团队协作,单枪匹马不济事。”

茁壮成长,体量更大,开拓进取,实力更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马国进细数近一年来“博士助企”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企业出设备、学校供人才,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熟市场,懂博士,专兼职技术经理人拥有“独门秘籍”;以博士创新站为舞台,舞动“政府、院校、学会、企业”间创新活力,”签约项目150余个,合作经费超过6000万……

现在,创建“博士创新站”成了浙里“新时尚”,点击“数智服务”成了新常态,浙江11所重点高校科创联盟成了“新朋友圈”,强化“政策”“组织”“资金”和政策保障,提高博士创新站“含金量”,成了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地的“先知先觉”……实现用“最强大脑”解析浙里难题的迭代升级,更是推动向山区26县更大范围溢出。

“生长快,效益好,大伙自然愿意上山挥舞锄头植树造林了。”浙江丽水龙泉市八都镇金田村造林户雷龙州底气十足地说,自家新一轮杉树林面积扩种到了2136亩,刨去人工等费用,日后净利润预计可超500万元。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关键是坚持应用‘良种良法’栽培。从全国范围选优树基础上,多年来我们团队潜心育种和栽培方式改进。”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创新站领衔博士、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副研究员张蕊介绍说,杉木、木荷树种成材原先需要30年以上,现在只需15-20年。

“这些年市场杉木每立方收购价1000元上下,木荷木材价格还要更高些。(注:1亩林地约出材7立方左右)。”龙泉市八都镇金田村党支部书记邹维武说,为种好树,往来龙泉林业科学研究院(购苗和技术咨询),已成了乡亲们一种习惯。

在时光的流淌中,树的年轮也必定镌刻下“千博助千企”促共富的印记。

“只有日积月累植树造林的潜功,才能造就江南才俊“青山叠翠”、产业兴旺“江山如画”的显功。”谢志远认为,推进“千博助千企”促共富行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和蹚出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新路子的坚定信念。

2021年以来,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共同富裕夯基垒台。数据显示:浙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稳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1.94,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山区26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之比提高至0.732;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7.1%、17%,净增市场主体65.2万户,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联动推进。

潮起钱塘,逐浪东海。“千博助千企”,从“博士创新站”呱呱坠地的“婴儿”迅速成长——今天恰似“少年”归来,面向山海,攀岩凿壁。怀揣“崇智、尚学、置业”的梦想,编织花海、迎风踏浪、逐梦前行。

(文/应飞舟 图/除署名外,均由浙江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蒙城县烟草专卖局:开展“廉政家访” 共筑清廉防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