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协调推进会召开

2022-06-17 17:08:31   

6月16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吴韦人主持召开全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协调推进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装配量不断攀升,为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回收利用体系。2018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科技、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厅、商务、市场监督管理、能源主管部门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安徽省积极贯彻落实,成功获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止2021年底,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7.78万量,比2020年底同比增长80%以上,电池装配量近7万吨,预计2022年退役量超过5000吨、2025年退役量约在3—4万吨。如果放任废弃电池进入环境,将给该省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

完善工作机制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成立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指导成立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不定期组织召开全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会议,分享企业经验,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深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工作。

着力构建溯源体系

围绕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以提高溯源信息采集率和上传率为重点,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溯源体系建设。截止4月30日,全省累计上传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国家溯源管理综合平台新能源汽车89.7万辆,电池配套电量约43.2吉瓦时(4320万千瓦时)、电池配套质量超32万吨,江淮奇瑞等龙头企业溯源上传率均在99%以上。注册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22户,8户利用企业纳入监测范围。纳入溯源管理的综合利用企业,现有梯次利用能力1.4GWh/年、在建项目设计能力3.75GWh/年;现有再生利用能力4.1万吨/年、在建项目设计能力40万吨/年,部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也有投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计划。

鼓励企业自发建设回收体系

开展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培育试点,联合省商务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的通知》,鼓励整车生产企业与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合作,构建区域化回收体系,2021年根据企业自愿申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名单。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各市以辖区内汽车生产企业为主体申报试点,进一步推进包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在内的汽车废旧零部件回收体系建设。国轩高科在全国布点29家退役电池回收中心、52家退役电池回收网点以及200余家委托点;巡鹰新能源与各地区经销商展开合作,在东北、广东、四川等区域新建10余家回收网点,并与比亚迪、宇量等电池生产企业达成电池回收处理合作关系;江淮汽车通过建立示范网点推进回收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国投安徽、广源科技等积极打通产业上下游合作渠道,创新一体化回收处理机制。

引导和支持标准完善和技术进步

打造了一批技术联合研发平台: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会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电池粉碎装置、锂电池拆解装置、圆柱电池回收的拆解设备、废旧电池分级回收装置、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利用方案、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技术、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技术、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可行性分级及其应用等研究,形成了一批专利技术,制定了《废锂电池破碎分选集成设备》行业标准。2020年合肥国轩高科“安徽省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被评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底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形成了“一种用于废旧锂电池回收的元素提取工艺及其装置”“一种废旧锂电池放电辅助设备及其放电方法”等多项专利技术,开发了“退役三元动力电池有价金属高效梯级提取与有机物无害化处置”“退役磷酸铁锂电池修复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过程深度除铝技术”和“废旧锂电池带电破碎分选技术”等多项新技术。2020年安徽南都华铂“安徽省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创新中心”被评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2020年将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IB资源化绿色再利用技术纳入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火法利用技术研发。

协同加强政策支持

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列入重点工程与行动,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拟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给予支持,积极支持省内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向国家申报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技术规范》(DB34/T 3077-2018)、《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低速动力车梯次利用要求》(DB34/T 3437-2019)、《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务规范》(DB34/T 4140-2022)等三项地方标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为动力电池测试及续航能力测试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靠性提供基本保证。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通过制造强省建设资金,支持相关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推荐4户企业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规范企业。

据介绍,下一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按照会议要求,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扛起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探索推进生活系统和生产系统循环链接,紧扣“企业主体、部门主责、平台主管、市县主抓、政策引导、联盟服务、创新驱动”抓好溯源管理,营造依法依规、宽松便捷、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聚心汇力共同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壮大、企业规范、发展提速。(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综合法规处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才子归巢·职选抚州”2022年暑期抚籍学子返乡实践活动全面开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