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陇海线上的“扫雷部队”

2022-04-22 15:52:24   

“常工长,这个截水沟里面的杂草和淤泥必须清理彻底,决不能给今年汛期防洪埋下安全隐患。”4月18日10时45分,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天水桥隧车间主任周宏带领“扫雷部队”在陇海铁路上行K1406公里800米处开展防洪隐患排查时,指着该处的截水沟说道。

 

 

定西工务段管内的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线路绕山跨谷,北邻渭河、南依陡山,再加上湿陷性黄土地质,每到汛期都要经受边坡溜坍、崩塌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因此,每年他们都会开展防洪隐患排查整治,这也被大家形象地称之为“扫雷”,而负责“扫雷”的作业组也被人称为“扫雷部队”。

虽说已是四月天,但气温“一言不合”就“奔三”。周宏带领的“扫雷部队”上午7时30分从车间出发,沿着渭河边上的崎岖公路溯源而上,向当天的作业地点前进。按照分工,他们今天主要是负责对陇海铁路天水至杨家河间的防洪隐患进行排查,重点是对截排水沟、陈旧挡墙护坡、崩塌落石和高陡土质山坡等进行全面检查。

8时20分,他们到达作业地点,背上包,斜挎安全绳,手拿撬棍和铁锹,沿着长年累月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小路,向山顶出发。由于要对沿途的每一处重点处所进行检查和标记,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直线距离不过200米的山路用了近1个半小时。

“快看山坡顶上那块石头!”大家顺着周宏手指的方向,果然发现有一块西瓜大小的片状石头裸露在地表外面。周宏麻利地攀上坡顶,用三根撬棍打牢安全桩,拴紧安全绳。两名职工顺绳而下,铁锹和撬棍默契配合,不到20分钟,裸露在外面的石头被分劈成三块转运上来,埋在了事先挖好的坑内,一颗随时有可能会滚落到铁道线上的“地雷”被顺利清除。

定西工务段管内有数百座大小不一的山头,在桥路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走和攀爬中,山上也渐渐踏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他们更是将一处处的安全隐患烂熟于心。但是由于山体风化和雨水冲刷等外部环境因素,随时又会出现新的隐患问题,所以他们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开展排查,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一年又一年的铁路防洪安全。

13时30分,“扫雷部队”完成当日上午的检查作业,就近找了一块平整的地方,取出背包里的干粮,就着行军水壶里的水,简单吃了一口,便接着向山的那头走去,开始接下来的检查。

“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我们段按照‘早入手、全覆盖、细排查、重整治’的工作思路,成立了5个专业队伍,开展‘地毯式’的防洪隐患排查,以‘零容忍’态度做好隐患问题整治,确保防洪安全稳定可控。”定西工务段主管桥路专业的副段长薛多辉介绍说。

截至4月18日,定西工务段按照上山下河、一米不漏、一处不少的要求,扎实做好防洪隐患排查,发现和整治各类隐患问题71件,为陇海铁路2022年防洪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恭城:谷雨茶采摘忙
下一篇:浙江浦江:“一校一品”劳动教育,赋能“双减”见实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