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推行“四支队伍”“五项机制”“六个一线”的“456”机制,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立“四支队伍”
结合实际,将基层党员、网格员、志愿者、调解员等力量有效整合,建立了基层社会治理“四支队伍”。
发挥党员队伍“示范”作用。全县532个基层党支部,18026名党员,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平安建设、人居环境、防汛防滑等工作中,无私奉献,率先垂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村(社区)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党员致富能手,见义勇为党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彰显,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
发挥网格员队伍“日常”作用。整合各类网格,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目前,全县共有镇(街)、村(社区)、组(小区)、户四级网格,1278名网格员。在政策宣传、人口管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信息采集等方面发挥着前置作用,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
发挥志愿者队伍“骨干”作用。组建“红袖章”志愿者、乔山有情志愿者、扶风爱心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组织10个,志愿者5800余名。他们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平安建设、疫情防控捐赠、扶贫济困爱心帮助等活动,先后筹集善款物资超过580万元,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温度。
发挥调解员队伍“兜底”作用。由各镇街政法委员牵头,整合镇综治中心、辖区派出所、基层法庭、司法所、村调委会力量,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调处在诉前。城关街道、法门镇实行首席调解员制度,推行“三三”调解机制。2021年以来,全县546名调解员共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0余起,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
健全“五项机制”
健全包抓包联机制。由县级领导包镇、镇街领导包村,定期督促指导,协调解决村(社区)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平安建设、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对重大社会矛盾信访案件实行联席会议机制,通过深挖问题根源,研究分析对策,落实单位责任,积极推进重大信访案件、信访积案的有效化解。
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安全稳定形势等3项月分析研判机制。
健全三调联动机制。以镇街综治中心为平台,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矛盾纠纷“三调联动”机制。建立法院诉前委托调解制度,使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无缝衔接。
健全督导考核机制。由县委平安办牵头,聚焦重点任务,常态化对镇(街)、县级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查实、查细、查具体,现场反馈,现场整改,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
积极践行“六个一线”
源头防范在一线。各镇街、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对所辖区域、涉及领域的矛盾纠纷主动分析研判、提前介入化解,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
平安宣传在一线。在重大节点、重要时段深入村组农户、社区小区、企业学校广泛开展平安创建、疫情防控、防范电信诈骗、处置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平安创建、社会治理各项政策的知晓率。
矛盾调处在一线。以镇街综治中心为平台,认真开展律师、法律工作者进乡村活动,充分发挥村级法律顾问作用,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治安防控在一线。点上采取人力防控,组织网格员、红袖章志愿者点位实时监测的方式进行联合巡查。面上采取技术防控,有效融合“雪亮工程”“天翼看家”“云眼卫士”等信息平台。目前,已安装各类视频监控1.1万余个,分布在村组主干道路、农户门前院落,构筑了“人防+技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服务管理在一线。对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和涉邪教人员等特殊人群,实行教化与帮扶两手抓,让特殊人群切实感受到国家、政府的关心关爱。
普法教育在一线。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在城关街道周礼路、绛帐镇凤鸣村等地建成法治文化广场示范点。重点培育一批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不断提高村干部建设法治乡村的能力,护航乡村振兴发展。(扶风县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