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年轻力

2022-02-11 14:53:45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多年来,寿光市一直在“留才、引才”上大做文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业产业现代化,留住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如今,中青年已成为寿光种菜管棚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回乡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近日,记者来到古城街道前疃村的棚区内,一栋栋高标准蔬菜大棚连方成片,一串串各色西红柿缀满枝头,一箱箱刚刚打包好的新品种无刺小黄瓜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看着这茬蔬菜大丰收,“80后”菜农张万洋满眼欢喜。

1988年出生的张万洋有头脑、能吃苦。2020年,村里规划大棚园区,他投资70多万元回村建了三个80米的大棚,感觉“效益还行”的他,2021年再次投资近60万元,建了一个150多米的高标准大棚。“2020年三个大棚毛收入在50万元左右;2021年效益也不错,四个大棚毛收入在70万元左右,比在外打工挣得多。”张万洋说。

在前疃村,像张万洋这样种着多个大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平常自己操持,忙时雇劳动力,已成为年轻一代棚主的“新玩法”。“现在种棚比以前省工省力,都是智能化操作,一部手机就能管理整个大棚的系统,大棚卷帘机、放风机、滴灌等都是电脑控制,非常方便。”张万岳说起现在大棚的智能化侃侃而谈。

这两年,敢想敢干的张万岳“不走寻创路”,种植上了口感好、颜值高的“夏日阳光”“釜山88”西红柿,每到成熟季,各地客商、微商都抢着来订货。“我这两个棚共230米,赶上行情好一年纯收入30万元没问题。”张万岳说。

“新品种+新技术”的发展新路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再加上村办合作社的配套服务好,从买苗到卖菜都不用出村,除了收入有保障外,更让年轻人们觉得“未来发展有奔头”。

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跟记者说道:“我们村返乡回来种大棚的青年有40多人,他们都是‘80后’‘90后’,有思想、有智慧、也有发展的眼光,全部种的新品种,收入十分可观。”蔬菜是寿光的金字招牌、支柱产业,在品牌优势以及诸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洛城街道东斟灌村的村民李万庆也在几年前,顶着一家人的“不理解”,回村建起了大棚。

“那个时候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咱们年轻,不怕失败,就是硬着头皮往前闯。”李万庆说。也正是当初的坚持,才换回了如今的好收益,现在,李万庆家有3个大棚,毛收入早已突破百万元,东斟灌村九成以上的新建大棚也都实现了智能化,村民人均年收入将近3万元。

“85后”大学生农民董杰将田柳镇朱家崖村东的一片大田地,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以无花果、无核葡萄、牡丹种植等为主的“果德农庄”,成为“田柳农品”的主打品牌和寿光最大的无花果种植基地。去年以来,农庄再度扩容,将张僧河畔几个村的低效土地高效开发,建设C区,准备种植蓝莓和蔬菜,这也是寿光首个蓝莓基地。

田柳镇闫家庄子村“90后”大学生农民王立超建立的种业公司,在带动本地蔬菜品种更新、产业升级上发挥着引领作用。“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用他们的种子育苗试种,主要是黄瓜苗,年产销1000多万株,营业收入500多万元,闫家庄子村、刘家庄子村等村的许多大棚,都使用我们的黄瓜苗。”王立超说。

正是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投身蔬菜产业,才让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得到更快速的推广,也进一步加快了寿光蔬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护航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篇:承德税务助力涉奥企业轻装上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