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锻造一流平台  打造一等服务

——南昌市“四级一体”平台助推政务服务效能提档升级

2022-01-20 14:18:18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高度重视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打造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事项标准化、技术智能化、数据共享化,助政务服务提效能、让企业群众获便利。

2021年5月1日,南昌市在全省率先上线“四级一体”平台,全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截止2022年1月底,平台汇聚办件总量73.8万件,办事效率实现了三个大幅提升,即全程网办事项数量提升了15.83%;“一次不跑”占比提升了26.91%;实际办理效率提升了20.88%。此外,荣获2021年全国数字政府高峰论坛“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在《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中,排名全国第七,连续三年高居前十。

拓宽服务渠道,让办事更灵活

围绕“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的目标,打造了“五端协同”办事入口。以往,企业群众办事只能到线下实体大厅,平台上线后,可以通过南昌市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南昌分厅、i南昌APP、“南昌掌上政务”微信小程序以及自助一体机等五个端口进行事项查询和申报,依申请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此外,对申报页面精细设计美化,融入服务理念、南昌元素等,持续提升办事人员的体验感。

“五端协同”办事渠道,有利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彻底改变了企业群众“只能找窗口、频繁来回跑”的局面,办事选择更加多元化。截止目前,企业群众通过网上直接申报数量达54.9万件,同比增长超20%,“网上办”“掌上办”已逐渐成为南昌市民办事的新时尚。

规范审批标准,让办事更透明

为了让审批晒在阳光下,南昌市以此次平台建设为契机,对全市所有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颗粒化梳理。按照事项名称、设立依据、申请材料、承诺时限等十五类要素相同的标准,对全市44个市直部门、12个县区(开发区、管理局)、126个乡镇以及1844个村(社区)的近6万个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三个“同步”,即同一事项办事入口同步、办事标准同步、办事材料同步,并在市、县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展示发布,也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全市通办、跨区通办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细化和规范办事标准,打造“傻瓜式”的申报模式,让企业群众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此外,按照“三减一增”的要求,积极改革创新,精简了一些材料、缩减了一些环节、规范了一些用语,让标准更清晰、办事更规范。

推动数据共享,让办事更快捷

长期以来,“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是影响网上办事效率快速提升的“绊脚石”,工作人员叫苦,企业群众说慢,根本症结就是系统不通。南昌市以“转作风、优环境”为契机,专门组建“打通信息孤岛”工作专班,依托南昌城市云平台,推动数据共享。专班成立以来,通过与国家、省市相关行业部门主动沟通对接,已完成江西省食品经营许可管理系统、数字民政等40个省级系统对接,已完成南昌市互联网+不动产服务平台等9个市本级系统对接,同时还与省电子证照库、EMS邮政物流系统、电子政务交换平台等应用系统实现了对接。

截至目前,企业群众79类常用证照无需现场提交,部分系统对接成功后,减少了二次录入次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9700多个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一次不跑,在推动“办事便捷高效”任务目标上大踏步前进。

打造特色主题,让办事更高效

按照事项内容不同,设置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惠企政策、疫情防控以及适老化等8个专区,让办事群众打开页面就能直奔“主题”,起到了快速查找、立即申报的效果;此外,重点结合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挖掘事项潜力、优化排列组合,打造了一次不跑、免证办、秒批秒办等5个特色专区,截止目前,一次不跑事项9745个,免证办事项623个,其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已经实现智能秒批,只要上传合格材料,系统自动审批、无人工干预,为全省首创,已完成办件近500个。

2022年已悄然走来,南昌政务将切实以省委书记易炼红“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指示为引领,聚焦市委提出的90%网办率的硬指标,凝聚共识、求真务实,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突破口,强力攻坚“网上办”专项行动,持续提升网上办事效能。(南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张世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亳州市烟草专卖局谯城分局:政务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一篇: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