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北方暖气、南方空调……冬季警惕5个高发“取暖病”

2022-12-07 16:35:08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王军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席建元

 

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取暖“各显神通”,但相关隐患也随之而来。北方用暖气、南方开空调,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做辅助,偏远地区可能会使用煤炉取暖……这些都可能产生取暖“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军宇告诉记者,冬季来医院就诊的人,以呼吸道感染、发热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为主。其次就是取暖导致的意外情况,如一氧化碳中毒、低温烫伤等。近几年来,随着取暖方式的改变,一氧化碳中毒的人群在变少,但低温烫伤、电热毯漏电的情况仍有很多,患者以学生为主。“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通过采访专家,为大家总结了几项冬季可能出现的“取暖”风险,希望给大家提个醒。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众所周知,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00—300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人体严重缺氧,引发中毒。部分家庭在冬季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烟囱闭塞,排烟不良或烟囱正对风口导致煤气逆流入室,就会引发中毒。预防煤炉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有三点: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保证煤炉密封、烟囱通畅;3)在出口增加一段朝上的烟囱,防止倒灌。此外,王军宇提醒:“近年来,部分人在家中吃炭火锅,也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用餐时注意通风。”

避免低温烫伤。高温会导致烫伤,但很多人不知道,持续接触44摄氏度的物品超过6个小时则会“低温烫伤”。表现为皮肤红肿、起泡、发白,部位看似面积小,但严重者可出现肌肤深部组织损伤,处理不当还易引起感染。幼儿、老人,尤其是年纪较大,感觉功能减弱或患有糖尿病、瘫痪的老人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部分成年人如不注意防范,睡着时不知不觉也会受伤。”王军宇说。避免低温烫伤有三条措施:1)使用橡胶热水袋前检查其有无老化、漏水,水温小于50℃,装水70%左右。建议睡前放入被窝,睡觉时取出,不要整夜放置,使用时可在外层用毛巾包裹,切忌直接接触皮肤且时间过长。2)电热毯选择时需注意质量,也需要睡前打开,睡时关闭。3)暖宝宝使用时要粘在贴身衣物外,不与皮肤直接及长时间接触,还要避免贴在身下及受压部位。

警惕皮肤问题。天气转冷后,不少人可能会采取电暖器取暖,结果一烤就皮肤瘙痒。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席建元介绍:“瘙痒症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与皮肤屏障受损,对内无法锁住水分、对外无法抵御微生物及化学物的侵袭相关。”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年纪增大皮肤会发生退行性病变,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失去润滑保护作用。冬季寒冷干燥,皮肤血管收缩,分泌功能进一步下降,导致皮肤变得更加干涩,角质层脱落、皮内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发痒。患者瘙痒剧烈,每次可持续数小时,皮肤常被抓破出血。要预防瘙痒症,尽量选择空调或地暖取暖,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并避免使用电热炉、电热毯、电烤扇等设备。“部分人使用暖宝宝也会出现皮肤泛红、身体不适,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席建元说。

避免呼吸系统疾病。北方取暖使用暖气、南方使用空调都极易导致室内水分流失、空气不流通和病菌滋生,继而让人体出现流感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因此,冬季居家要注意给身体补水,同时使用加湿器等保证空气湿度。此外,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加湿器应每周清洗一次,每天换一次水;空调不仅需定期清理,还应避免温度过高。另外,建议每天上午的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定期给房间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更应做到这几点,以提升环境质量,免除病毒侵扰。”王军宇说。

谨防电热毯漏电。即使是绝缘电阻完全合格的电热毯,也会有感应电压产生并作用于人体。人体与电热毯之间的感应电压可达40~70伏特,且有15微安的电流,足以危害胎儿健康。因此,孕妇、儿童最好谨慎使用。此外,电热毯不适合铺在软床垫上,容易让电热丝受到抻拉,引发断裂、漏电。若要使用电热毯,应在睡前开启,睡觉时关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召县石门乡:健康管理全覆盖,脱贫群众有“医”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