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民间医生叫董奉,他不仅医术精湛,还医德高尚,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不受谢,深得百姓敬重。他有一个很特殊的要求:希望患者病愈后在诊所旁种植杏树三株。多年后杏树成林,董奉以杏易谷赈贫。“杏林”从此成为医生的代名词。董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故事成为古代从医的榜样,一直激励着后人。
古有董奉,今有潘凤。
作为2022年“最美医生”杰出代表之一,贵州苗岭山上的健康守护人——潘凤,以为患者医除病痛为己任,在医德医风医技方面不负杏林传统。行医20多年来,潘凤为当地苗家村民接生了1200多个孩子,为上百位产妇化解危机,先后获得“贵州省十大最美乡村医生”等荣誉,展现了当代中国基层乡村医生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高尚品德。
无数像潘凤这样的优秀基层医务工作者,坚守“医者仁心”的追求,默默地为乡村老百姓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而中国基层医疗服务建设不仅需要千千万万这样“大医精诚”的医生,更需要为基层医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并为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是关键。特别对农村和城市社区而言,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实现医疗可及性的基本途径,关系到医改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和政策意蕴。
从医疗卫生公益性视角讲,基层医生为人们提供了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涵盖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而且基层医疗一般是首诊,在地理上接近患者家庭,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从卫生经济学视角来看,相比大医院就医,基层医疗具有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就医便利性等特点,而基层医务人员则是承担着这一责任的主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
不仅如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身就包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断提升的期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对健康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而高素质、高情操的医德和医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十年来,中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42.5亿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的50.2%,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本满足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人力支撑要求。
展望未来,中国将持续聚焦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应该在遵循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引进、留住并用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把董奉、潘凤的精神继续延续下去,传承下去。
(作者为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