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俗称脚后跟疼,也叫跟痛症,是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足跟慢性疼痛综合征。其发病特点以足跟部疼痛或酸胀为主,患者晨起或久坐后起立行走时疼痛尤剧,在行走片刻后疼痛缓解,但久立久行后疼痛又加重。在老年人群里很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跟痛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跟痛症属于祖国医学“骨痹”“痹病”或“筋伤”范畴,《诸病源候论》把该病称为“脚根颓”,即“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世俗呼为脚根颓”。而《丹溪心法》称之为“足跟痛”。中医认为,发生足跟痛,最关键的内在因素是肝肾二脏的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足跟和肾离得那么远,能有什么关系呢?
《张氏医通》曰:“肝主筋,肾主骨,人至中年,肝肾亏损,筋骨失养,不荣则痛。”肾藏精,精生髓,髓充实,骨强健。肾精是否充盈,会影响骨髓的化生,从而影响骨骼成长。跟骨承载着人全身的重量,肾脏亏虚、精血损耗易导致足跟骨失骨髓濡养而发病。《诸病源候论》也详细阐释跟痛症病因病机,“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肢……劳损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故腰脚痛”。另外,肾虚正气不足,寒湿之邪易乘虚外侵,凝滞于下,致使足跟部经脉郁滞,瘀血内阻,不痛则通。因此,足跟痛与人体肾虚密切相关,也是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原因所在。
从经脉循行上,肾经循行经过足跟。《灵枢·经筋》记载:“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足跟部为肾经所主,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根据跟痛症与肾虚的关系,治疗该病时,也可从肾论治。
按摩肾经穴。推荐然谷穴和太溪穴。然谷穴是趾长屈肌与拇展肌交汇处,按揉可有效缓解跖腱膜紧张。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输穴、原穴。《难经·六十八难》曰:“输主体重节痛。”说明太溪穴可适用于人体四肢沉重无力、肿胀活动不便或关节酸痛者,按揉可有效缓解疼痛。
按摩肾俞。肾俞是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按压肾俞穴,并酌情加之灸法使阳气渐隆、补虚温阳,可补肾固本、强筋健骨。有临床观察研究表明,患者单侧的足跟痛,在代偿行走时,腰及大腿部肌群容易受到牵拉影响,故在按揉肾俞的同时也可松解腰及大腿部肌肉。
中药内服。从肾论治,通过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而发挥治疗作用。常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可达益肝肾、补气血、止痹痛。
中药足浴。选入肾经的中药每日足浴外洗,如独活、桑寄生、杜仲等。
日常保养。患者在出现足跟疼痛后,应尽量避免患足负重,并且注意足跟部保暖,日常应选择合适的软底鞋子,可在鞋子足跟部加减压垫或柔软的鞋垫,减轻足部压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 徐可 □副主任医师 沈琪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