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新研究对卒中患者取栓后血压管理提供标准依据

2022-11-01 17:23:34    科技日报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如何通过规范化的围术期管理最大化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全球脑卒中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该校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脑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支持,有望改写诊治指南并指导临床实践。10月28日,该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主刊在线发表。

刘建民介绍,尽管90%以上脑卒中患者可通过机械取栓获得血管的成功再通,其中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遗留残疾甚至死亡。血压管理是围术期管理措施中能够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最重要的一项。根据国际和国内诊疗指南,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后收缩压控制在<180mmhg范围都是合理的,但究竟是按正常人理想血压标准强化降压(<120mmhg),还是控制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140—180mmhg),仍然存在争议。

据介绍,该项历时4年的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对急性大血管闭塞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成功开通血管后,强化降压治疗可导致患者不良事件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比例从47.5%上升至60.8%,预后不良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

刘建民表示:“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卒中患者取栓之后的血压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尤其是标定了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这个安全下限,对围术期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也为未来进一步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由于该项目是基于国人取栓术后管理开展的大型临床研究项目,其结果对欧美人群是否具有相同影响尚未明确。因此,项目组正准备启动第二阶段研究。届时,项目组将联合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个中心,继续探索取栓术后血压管理的最佳目标,为提高全球缺血性卒中取栓疗效贡献最高级别科学证据。(白进 记者张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下一篇:我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