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全球饮食质量在提高

任琳贤 王冰洁    2022-10-26 15:12:57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金  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不良饮食是导致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造成全球26%的可预防死亡。9月19日,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食品》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时间跨度近30年的全球人口“吃饭情况调查”,涉及185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梳理了“全球膳食数据库”1100多项调查后发现,从1990年到2018年,除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外,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饮食质量均略有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饮食质量进步明显,健康指数上升幅度排名全球第四。

全球提高1.5分,我国提高4.3分

研究人员将饮食评价划分为9项,健康项(6项)包括豆类/坚果、全谷物、水果、多不饱和脂肪酸、海产品(欧米伽3脂肪酸)、非淀粉类蔬菜;不健康项(3项)有含糖饮料、红肉/加工肉类、钠摄入。研究统计了居民对每一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并按照健康程度在0~10之间进行打分,再按比例转换为百分制,得出0~100的“健康饮食指数”。结果显示,虽然健康项评分在逐渐增加,但饮食质量的整体改善却被不健康项的稳定或增加所抵消。因此,2018年,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健康饮食指数的平均得分为40.3,只比1990年增加了1.5分。得分最高的国家是越南、伊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得分最低的是巴西、墨西哥、美国和埃及。从上升幅度来看,我国位列第四,增加了4.3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我国饮食质量的提高主要归功于膳食结构的改善,钠摄入量在减少,具体表现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蛋白质与脂肪供能比提高,即豆类、豆制品、奶类、畜禽肉类、海产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加。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超过合理占比(30%),畜禽肉类摄入过高,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远高于推荐值,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依然不足,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已经凸显。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表示,我国饮食质量的提升与国家重视居民膳食营养有很大关系。早在1995年,国家就设立“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旨在改善中国公众的营养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健康促进的政策文件,提出全生命周期营养照护等规划目标;“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更是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几大问题拖累饮食质量

除了总体质量外,研究结还合年龄、性别、城市化程度等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全球饮食的特征:5岁及以下婴幼儿健康饮食指数的分数较高;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偏爱健康饮食;女性更可能比男性吃得健康。专家们表示,研究结果可侧面反映出拖累饮食质量的几个问题。

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盐亟需限制。研究显示,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和钠摄入的评分进一步降低,全谷物、多不饱和脂肪酸、海产品(欧米伽3脂肪酸)保持稳定。也就是说,不健康的红肉、糖、盐过量摄入的问题仍在加重。此前《柳叶刀》上发布的“全球饮食调查”就指出,在15种饮食风险因素造成的死亡中,全谷物摄入不足排第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排第五。我国相关调查发现,影响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率的膳食问题中,钠摄入过多排第一。范志红表示,这些膳食不均衡的问题促进了“三高”、心脏病、癌症等的高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危害不容小觑。

婴幼儿饮食中,警惕钠摄入过多。研究中,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得分更高,而钠摄入量得分较低。金晖表示,母乳、奶酪、鸡蛋等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婴幼儿往往摄入充足,但钠的摄入量需重点关注。儿童饮食中的钠有不少来自“没咸味的零食”,比如蛋糕、冰淇淋、火腿、薯条等。即使是奶酪这类相对健康的食品,也可能含有不少钠,比如某款奶酪棒每100克含594毫克钠。通常建议,1岁内婴幼儿不吃含盐食物,1~3岁每天可摄入700毫克钠。若1天食用5根奶酪棒(每根20克),钠摄入量已接近推荐值了,更何况饮食中还有其他盐分摄入。

儿童青少年蔬果摄入不足。研究人员提醒,全球范围内的婴幼儿饮食质量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降低,儿童的水果、非淀粉类蔬菜的评分低于成人。金晖表示,我国儿童果蔬摄入不足的情况也一直存在,这与家长的喂养方式、学校午餐供给等都相关。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不少家长的观念从“吃是第一位”转变为“学业最重要”,不少孩子开始在学校就餐,并存在挑食行为,接触到的不健康食品也逐渐增多,都会影响整体饮食质量。

中青年人的饮食习惯“拖后腿”。按年龄划分,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健康饮食指数都是“一老一小”相对较健康。金晖表示,老年人常直面衰老,慢性病、系统功能的减退、衰弱等表现让他们更加珍惜健康,从而改变饮食结构。中青年人的健康意识可能相对薄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吃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较多。加上久坐、熬夜、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目前各种代谢病正在日趋“年轻化”。

男性对饮食质量重视不足。从性别来看,全球女性健康饮食指数普遍高于男性,在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全谷物方面的得分略高。同时,成年女性比男性更偏好健康饮食。我国《2020-2021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也显示,女性偏爱消费水产品、蔬果和坚果,更接近膳食指南推荐;男性对肉制品、油炸类的偏好则更明显。

推动饮食转型,人人都应参与

范志红表示,国人饮食早已不再是“吃不吃得饱”的问题,而是“吃不吃得好”的问题,想有效提升饮食质量,需要从保障吃好的方方面面做努力。

政府积极推动食物结构“转型”。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向营养健康转型的政策建议,例如,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实施白肉增长计划,制定促进禽肉和水产品发展的政策,加强家禽、水产品的新品种创制和养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通过加大全谷物食品开发力度,优化杂粮区域布局,引导增加全谷物和杂粮消费,打造第三口粮等。范志红表示,一方面要鼓励种植业和畜牧业多生产营养价值高、有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优质食材,另一方面也要从顶层设计推动食品加工行业迎接大健康潮流,生产健康属性更强的食物。例如,政府可以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团队帮助农牧业生产者提升产量、改善结构,同时重点提升营养品质,推广优质农牧产品;积极提升产品营养品质的企业和营养素密度高的产品可享受税收优惠或营养质量标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社会积极营造健康饮食环境。范志红表示,营养改善要从食材、厨房到餐桌的各环节联合发力。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的改变,对快餐、外卖、预制菜等家庭外制作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从政府层面,鼓励和引导餐饮服务行业向着健康营养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对相关从业者进行广泛的营养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推广能真正落地的健康烹饪方式,把减盐、减油、减糖和食材多样化落到实处。行业管理机构可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烹饪协会等行业协会密切协作,建立营养健康饮食的评级标准,推动会员单位改善饮食质量。此外,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努力,为员工创造相对健康的饮食环境。有条件的单位和机构应积极建设员工食堂,注重饭菜的营养均衡。即便不能建设食堂,也可以在工作场所配备冰箱和微波炉,为自带餐食的员工提供冷藏和加热食物的条件。

人人重视饮食质量的提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总结了我国各地传统饮食的优势,推荐国人坚持东方膳食模式——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不同人群也有不同的营养之道:未成年人在保证营养全面均衡的同时,应警惕超加工食品的诱惑,远离油炸、膨化零食,从小养成健康饮食偏好。中青年人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男性应注意戒烟限酒,控制肉制品、油炸类食物的摄入,女性则要重视均衡饮食,切勿因为减重、塑形等需求而盲目追求低脂、素食等。中老年群体要注意碳水、蛋白质类食物的充足摄入,若患有慢性疾病,需参考医生或营养师建议,做好饮食调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专家:胃结石有很多种 只有这种情况可乐才能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