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阎建军团队完成的《“惠民保”模式向何处去》报告发布。
据介绍,“惠民保”是新涌现出的经济现象,模式多样。在经历前两年的爆发性增长之后,从2021年7月初至2022年6月底,有112个惠民保产品陆续进入保障期,保费收入达109.70亿元,同比增长64.11%。各类模式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有些模式走向衰落,有些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报告指出,普惠性程度较高的两种惠民保模式已成为主流,其中,政府推动型模式的参保率比医保部门推动型模式的参保率高出约4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其打造出“保险+公益”新业态,形成了透明可信的公益化运行机制,构建了公益化筹资、公益化管理和公益化使用的完整链条,把“花小钱买安心”的个体保险意识和“小投入大善举”的公益助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公益属性,使保险更可持续。
医保部门推动型模式具有准公益性,虽然不具备公益化运行的完整链条,但是,它和政府推动型模式一样,通过分享行政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参保人预期净收益,强化了参保人的风险保障意识。
报告认为,对于普惠性程度较高的上述两种惠民保模式,从学理层面,可以统一称之为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各界对于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的认识,仍然坚持的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二分法”,对介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保险+公益” “保险+准公益”等新业态,缺乏清晰的制度定位。
在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试点中,“政府推动、商保承办、公益化运行”的制度新形态脱颖而出,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机制与公益化机制的深度融合,从提升风险保障意识、激发公益助人意识以及提供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等三方面,提高了健康人群参保需求,也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
报告建议,为了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效衔接,在已经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道防线的基础上,应把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明确定位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第四道防线,为大病和重症患者在政策目录之外的高额医药费用提供精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