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五味中,酸味被排在第一位。北宋《清异录》更是将醋称为“食总管”,有些地区甚至到了“杯盘之间,非醋不可举箸”的地步。酸味在国人饮食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酸味到底凭什么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不妨听专家一一道来。
取于自然,驯服于人工
人们对酸味的追逐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代,已有醋和菹(音[zū],即酸菜)用于烹调酸味食物;唐代以后,醋基本成为酸味液体调料的通称,并在居民日常饮食中普及开来。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已出现了很多以“醋”或“酸”命名的菜肴,比如,醋赤蟹、五辣醋羊、酸红藕等,有些甚至流传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营养科前主任张晔说,酸味主要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酸性物质,19世纪的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是氢离子。如今常见的酸味主要有三种来源,天然酸、发酵酸和化学合成酸。
天然酸。在醋被发明之前,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酸味调料都是天然梅果,比如青梅、杨梅、酸枣等,其所含酸味物质大多为果酸。梅子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调味品严重匮乏时,人们吃各种肉食都会使用青梅,用其酸味调和腥膻之味。殷墟墓的青铜鼎中,就曾发现用于调味的梅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调味品“八和齑(音[jī])”也是由盐梅,加上蒜、生姜、橘皮等捣碎而成。现代加工食品配料表中常见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大多是从柠檬、葡萄、梅子等天然食物中直接提取而来,也都属于天然酸。
发酵酸。食醋所含的醋酸(一般指乙酸),就是发酵酸的典型代表。酿造食醋是在制醋原料中,加入醋酸菌或者利用天然的醋酸菌发酵过滤制成。用于酿造醋的原料很多,可产生不同的风味,以谷物酿造的醋主要有陈醋、米醋、白醋、香醋等;以水果酿成的有苹果醋、柿子醋等。另一种发酵酸代表是乳酸。蔬菜被放置在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靠乳酸菌发酵生成大量乳酸,即可制成泡菜或酸菜;鲜牛奶中被加入发酵剂后发酵产生乳酸后,则能制成酸奶或奶酪等。
合成酸。与很多食品添加剂一样,酸味剂也有一部分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比如磷酸,部分苹果酸、酒石酸。化学合成的冰醋酸稀释后也可用于制作食醋,这被称为人工合成醋,其有效成分同样是乙酸,但并非发酵而成。
不只调味,也能促健康
张晔说,酸味在饮食中的卓然地位,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作为调味剂存在时的作用,二是作为一种风味食物的价值。
充当调味剂,烹饪有妙用。首先,去腥增香。烹饪鱼或羊肉时加点醋,不仅可以用酸味掩盖腥膻味道,还可让食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醋酸盐类物质,使腥臭味大大减弱。柠檬、番茄中含有的柠檬酸、苹果酸等,也有中和腥膻味道的作用。比如,湖南有一种特色菜叫红曲鱼,就是用红曲发酵将鱼肉转化为酸味,成就一种独特的口感。其次,增鲜解腻。粮食在发酵成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鲜香味物质,因此,烹调油腻食物时加点醋可以解腻;吃饺子时蘸点醋则能增香提味。比如,东北过年时最常吃的一种炖菜,俗称杀猪菜,就是选用比较肥腻的猪肉煮熟,然后蘸上醋蒜汁食用。再次,改变食材的颜色和口感。有一些食材,如土豆丝等,只要在烹饪时放点醋,口感就会变得更脆;含花青素较多的食材,如紫甘蓝等,加醋烹饪就可以使颜色变得更鲜艳。最后,促进部分矿物质的吸收。烹饪时加醋,有助于食材中钙、镁、铁、锌等矿物质的溶出,使其更易被人体吸收。
健康优势,各有侧重。酸味进入消化道后,可刺激胃肠黏膜,促进胃酸分泌,因此,适量吃酸味食物,如山楂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助消化功能;
醋酸、苹果酸等酸性物质对人体脂肪代谢有一定促进作用,也曾有研究发现,苹果醋可辅助降脂、减肥;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和活性乳酸菌,有助调节体内菌群平衡,还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橘子等酸味水果,大多富含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对血管、皮肤、牙齿及骨骼等都有一定好处,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食酸有道,分人分季节
酸味食物有很多优势,但也有局限性,并非谁都适合吃。张晔说,烹饪要少放醋或不放醋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可能让某些食材颜色变得难看,比如炒绿叶菜、拌黄瓜时,如果醋放多了,叶菜和黄瓜就会发黄;二是影响营养素吸收,典型例子是胡萝卜,醋酸可以分解胡萝卜素,拌凉菜时加醋,胡萝卜素释放较少,损失也较少,但若加热烹饪时放醋,就会造成胡萝卜素的大量损失。此外,吃酸味食物,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随季节调整食酸量。中医认为,酸入肝,可护肝强肝、滋阴润肺。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为防止肝气过旺,唐代孙思邈即提出了“春季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秋季则有“少辛增酸”的说法,因为此时人体肺气旺盛,容易克制肝气,而酸味有收敛作用,可抑制肺气而通肝气,达到补肝养肝的作用。
溃疡病患者慎食酸。张晔说,胃酸特别高、有消化道炎症或溃疡病的人,都不适合多吃酸味食物,否则可能导致胃部不适,或加重炎症及溃疡症状。
有些食物发酸不能吃。粮食、蔬菜、水果、糖类制品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会因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出现酸味或酒味,这通常意味着食物已腐败变质,无法食用,比如米饭变馊、糕点变酸、水果腐烂等。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营养科前主任 张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