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向往退休后的生活,觉得退休以后就可以卸下很多责任和压力,不用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用再局限于社会期待的框架之中,终于可以开心做自己,自在地享受生活了。但害怕退休的人也不少,职场繁华瞬间落幕,自己却还未做好充足准备。退休后虽然没有工作压力,但人与工作的感情,以及数十年的生活习惯却没那么容易调整过来,加上衰老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会导致身心健康发生改变。因此,退休不仅意味着工作状态和经济来源发生了变化,在老人的心理和人际关系上也会有重大转变。那么,人生的下半场应如何度过?
美国心理学家南希·施洛斯伯格在《聪明退休,快乐退休:找到你的人生真实道路》一书中,将退休后的人生分为六大类型,中老年朋友可通过特征描述自我判断,看看自己可能属于哪种类型,便于有针对性地安排好退休生活。
发挥余热型:有些人退休后心里仍放不下工作,会用其专长和技能继续兼职,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比如律师从律师事务所退休后,还可以被企业聘为法律顾问。这类人群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发挥余热的同时,确保身心不会因此增加太多负担。
冒险型:有些人退休后想完全舍弃过去的工作,去完成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的梦想,或找一个感兴趣的行业从头开始。比如,日本老人若宫雅子退休后,自学软件开发,如今80多岁的她受苹果公司邀请参加“世界开发者大会”,是与会者中最年长的软件应用程序开发者。很多冒险型退休者将退休视为开始“第二人生”的机会,精神可嘉,但也要有些风险意识。人到晚年,应激、抗压能力降低,首先应确保生活的安稳。
探索型:这一类型的人此前不曾挖掘什么兴趣爱好,退休后才开始花心思琢磨新事物,希望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找不到,则可能陷入无所事事、没有意义感的心理泥淖。鼓励这类老人多走出家门,多结识新的朋友,在一个兴趣群体中更易体会活动的趣味,并在相互交流中排解孤独,促进心理健康。
自由滑翔型:有些人很享受退休后没有明确行程的闲适生活,可以整天宅在家里追剧,想吃什么吃什么,也可以随时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过得非常潇洒、自由。但这类人群的生活容易缺乏自律意识,如果饮食、运动不注意,可能增加慢病风险。其实,从长期来看,适当的自律会让老年生活更自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个好身体,才能享受更长久的健康晚年时光。
旁观型:这类人退休后就不再关心时事了,慢慢和社会脱节,长此以往,容易无法理解新鲜事物和观念,对周围的人和事越来越看不惯,有时甚至会造成家庭矛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退休后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而要主动参与其中,除了发挥余热,还要主动学习新鲜事物,比如智能设备,并用包容、理解的心态看待社会的变化,接受多元的观点。过于顽固,只会让周围人退避三舍。
退缩型:他们退休后几乎不再接触以前的人际关系,也放弃寻找新的生活目标,生活封闭、孤独,久而久之,常有“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完全找不到人生的价值。这一类型最易产生心理问题,诱发心身疾病。如发现自己有这一类型的发展苗头,建议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退休生活需要认真规划和经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退休生活,不仅可以愉悦身心、益于健康,还能为后代提供坚强的家庭后盾,树立良好的生活榜样。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耿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