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 彭凯平
自我接纳,幸福的开始
从心理健康到幸福社会,离不开积极心理。如今,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已初见规模,积极心理学更是为生活中的四种重要关系,列出了成就良好心态的关键几步。
爱自己,可能是终身幸福的开始,但它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正确评价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说,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对缺点可以适度反思,但应“悦纳”,它是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优点要加以弘扬,以此激励自我。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在《性格优势与美德》一书中,提出人们具有24种积极的性格和品格,分属6种核心长处,主要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好学、洞察力等,是智慧与知识方面的性格优势;诚实、勇敢、正直、有毅力等,归属勇气;善良、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等,让人更仁慈;有合作精神或领导力等,意味着可能更加公正;宽恕、谦逊、谨慎的人,懂得自我节制;幽默、善于感激、拥有希望等,则能够给人自我超越的力量。
若要确定自己的优点,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自我介绍时,能想到的5个优点是什么?如果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你会想到什么?闲暇时间,你最想做什么,哪些做起来顺心,甚至不觉得疲惫;哪些是做完后产生自豪感的?比如,喜欢看书,可能说明你好学;帮助别人后觉得心情舒畅,可能代表你善良;身在他乡总记挂着父母,主要源于孝顺,这也是国人典型的性格优势。
彭凯平认为,积极心态既来源于性格,又受后天影响,本质上是能培养的,建议从正确认识自我做起,接纳缺点、弘扬优点,从而获得乐观向上的心态。
家庭和谐,心灵有归属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归属感最早来源于家庭。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是亲密关系的幸福基石。在彭凯平看来,抓住两个“三原则”,或许能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打开一扇大门。
处理亲子关系的基本“三原则”是接纳、沟通和陪伴。任何人都无法选择父母,与其相互埋怨,不如坦然接纳,既看到对方错的一面,也努力发现他们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心态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亲子之间的了解也需要时间,双方不妨都耐心些。在相互磨合的等待阶段,功夫要下在沟通和陪伴上。最好每天抽出十几分钟聊聊天,内容不是重点,态度才是关键;当父母年老后,更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即便不能经常回家,也要通过电话、视频等,表达自己的关心。
对于爱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即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也是维系夫妻关系的基础。夫妻关系“三原则”中,首先是表达爱意,情感上相互依恋、身体上相互触碰,只要把爱说出来、做出来,让对方感受到爱意,就能稳固关系。
真诚坦露,夫妻应当亲密无间,了解对方的喜好、明白对方的诉求、敏锐感知对方的身体变化,甚至知道对方最不喜欢哪个亲戚……这些坦露的心声,像是双方系在一起的纽带。
互相成全,在夫妻关系中,没有谁应该为谁做出牺牲,了解对方的梦想,然后帮她/他去实现,无论最终能否达成,都会让对方体会到奔赴梦想的快乐。
职场友善,收获安全感
对大部分青壮年来说,他们每天面对同事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家人。因此,职场人际关系也成为左右人们心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彭凯平说,“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职场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以此为基础。通常情况下,一个规范合理、规则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容易让员工有安全感,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相互伤害的行为。
入职后,处理同事关系则应遵循互惠和友好原则。互惠原则提醒职场人,既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要避免成为绝对无私的人,更好的选择是通过互帮互助,实现顺畅协作。在难以相互理解时,或许可以考虑互换工作一天,尝试体会别人工作的不易。友好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友情可以经营创造”,如果能做到主动释放善意,比如,温和说话、微笑相迎、亲善待人、多关心同事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必然不会太坏。
职场不是一个可以提供绝对公平的地方,作为职场人,应当具备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按照人们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风格,把人分成3种:获取者、给予者、匹配者。获取者以自我为中心,总在评估自己会获得什么;给予者关注帮助别人,付出的总是更多;匹配者强调公平,想在付出和收益之间得到平衡。从表面看,获取者在职场上更占便宜,给予者则比较吃亏,所得少于付出;但实际上,给予者能获得同事更多的尊重和善意,这是金钱之外的另一种幸福价值。在无法改变现状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就将有不同的感受。
明辨信息,吸收正能量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保持清醒的思考,拥有独立的主见才能不被舆论左右。但很少有人能不被社会舆论影响,负面信息可能带来难过、愤怒、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虚假消息泛滥可能破坏社会信任,造成习惯性质疑;长时间身处某一类信息“茧房”中,又可能导致情绪极端化。我们不能也不应隔绝信息,但可以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彭凯平认为,这需要从两方面处理,一是针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做到兼听则明;二是掌握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网络信息的庞杂,决定了其难以管理的困境,尤其是自媒体崛起以后,各种消息更是真假难辨,此时就需要先从确认消息源开始,分析其可靠性,再主动寻找不同来源的信息,参照常识、辨证思考、对照判断,培养独立性思维。需要提醒的是,应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比如,与同样想法的人组成小团体,会在交流互动中将既有观点不断强化,甚至走向极端,变为负面观点的集体宣泄。
情绪调节可选择以下任何一个对自己有效的方式。比如,进行深呼吸;闻闻能感觉放松的香气;拍手、轻拍胸膛或抚摸自己的身体等;转移注意力,不看让人心烦的消息;做些能让自己开心、笑出来的事;找一个人倾诉;做正念练习;打开本子,写写日记等。彭凯平说,在影响社会舆论上,媒体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发布正面为主、负面为辅的信息,以引导人们的正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