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 田 慧
作为健康中国(2019—2030年)的重点行动之一,糖尿病防治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日,《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发布,本报特邀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田慧为老年糖友全面解读这份新指南。
筛查:重视餐后血糖
糖尿病严重威胁老人健康。近年来,致死率排在首位的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控制不佳有极大关系;糖尿病带来的众多合并症也是中老年致盲、截肢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情况也不容乐观。权威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疾病的知晓率仅有50%;在已知晓的患者中,也仅有五成人积极参与治疗。田慧表示,老年糖尿病防治势在必行,在筛查时,建议联合以下几项检查指标。
空腹血糖。该指标主要检测空腹状态下人体动员糖原的能力。人在进食后会把消耗不掉的能量变成糖原存储在肝脏、肌肉中,饥饿时人体会动员这些糖原为身体提供能量。而当糖原动员出现异常致血糖增高,就会表现为空腹血糖异常。
糖负荷后2小时的血糖。田慧举例说:“就像一辆卡车,出问题往往会在负载增加的时候。”同理,人的血管也更容易在高血糖发生的时候出问题,因此,检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就会更容易在空腹血糖升高之前,发现糖代谢的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反映的是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是评价长期血糖水平控制的“金标准”,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个人的血糖波动幅度。血糖短期内的迅速增高极易给血管壁造成冲击,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如果粥样斑块越来越大,就会堵塞血管、造成供氧脏器的缺血性病变,增高幅度越大,损伤也越大。
控糖:目标因人而异
“在防治方面,为了给患者提供个体能接受的、危险最小、尽可能获益的治疗选择,我们提倡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田慧介绍。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的目标适合于大多数预期寿命较长、无低血糖风险、尚无严重心脑肾病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8.5%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接受的血糖控制标准。田慧表示,提倡个性化目标是因为老年人个体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疾病发展阶段差异。一些患者的疾病处于较早期,血糖变化水平还没那么高,波动还没那么大,就可以将标准定严一些。有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例如到了需要打胰岛素的阶段,如果剂量控制不好就极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对于这类人,出于安全考虑,就可以将标准放宽一些。
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家里也没有照护的人员,或是老人所在地区医疗条件较差、自己也不识字,没办法让他做到精细地控制血糖,如果给他限定较严苛的标准,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等更大的风险,因此,这类人血糖控制得别太严格。
患者身体状况差异。有些患者脏器功能已经出现了衰退,如肾衰需要透析、心功能衰退或合并肿瘤,无法从较好的血糖控制中受益,吃很多降糖药可能会给其他脏器带来较重负担,风险加大。
饮食:先汤菜后主食
在生活管理方面,田慧建议大家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饮食习惯。首先,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生理需求(绝不是按个人习惯)控制主食量,选择升糖指数低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玉米、杂豆和蔬果类食物。其次,要注意吃饭的顺序。先喝汤,再吃菜、肉,最后吃主食。即让胃先接受蛋白质、蔬菜、肉类,然后再接受容易升糖的主食。最后,还应注意吃饭的速度,应细嚼慢咽,吃太快也易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习惯。糖尿病患者主要应进行两大类运动。一类是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的。最好在餐后15~20分钟后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中低强度运动,如住宅周边散步,这样可以帮助消耗一部分糖,让餐后血糖不要升得太快。另一类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建议一个星期最少要有150分钟,或每天半小时的体能锻炼,适宜的抗阻运动、游泳、广播操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对有行动不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鼓励坐、卧位的肢体抗阻力运动,有利于康复和防止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