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综合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前不久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只有当好胆固醇处于一定范围内时才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是一种对身体有好处的化学物质。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好胆固醇越高越好,而这项研究似乎意味着,如果数值超过体检报告给出的标准区间,也可能有问题。事实究竟怎样?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追踪分析了2009~2010年间健康体检未查出心血管病的成年人数据,共计1586万人,平均随访8.8年后发现,好胆固醇与心血管死亡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好胆固醇水平在50~79毫克/分升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低,处于60毫克/分升时为风险最低点。其中,不同年龄段好胆固醇的标准区间略有差异:18~44岁为40~69毫克/分升、45~64岁50~79毫克/分升,≥65岁60~89毫克/分升。研究还发现,好胆固醇水平在60毫克/分升以下的人群,超出标准区间后,该数值越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越高;高于60毫克/分升的人群,在标准区间外,数值越高,心脏性猝死、脑出血风险也越高。
好胆固醇并非越高越好的观点,其实早已出现过。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2016年发表在《美国肾脏学会临床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得出过相似结论,即好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增加早亡风险,只有处于中间水平才能延长寿命。而与此相对的是,时至今日,各国临床上的主流观点仍是好胆固醇水平越高越好。比如,美国梅奥诊所给出的标准区间是“60毫克/分升或以上”,没有上限;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则显示,好胆固醇超过90毫克/分升都没问题,只是达到这一水平后,其带来的好处不再明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杨红霞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所以被称为好胆固醇,是因为它可以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形式排泄,一方面清除了动脉管壁的胆固醇,抑制了新生斑块生长,另一方面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增加了斑块的稳定性,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不过,目前业界对好胆固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仍处于不确定状态,有可能出现不同结论。比如,2014年《柳叶刀》就曾刊文指出,通过外界干预增加好胆固醇的做法,未必会对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有帮助。但从临床来看,好胆固醇水平高于标准区间并不会造成负面伤害,现行主流观点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不过,好胆固醇有病理性升高的可能。曾有研究发现,当身体有炎症时,不仅C反应蛋白过高,好胆固醇水平也较高,此时就可能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梅奥诊所也提到,有人会先天好胆固醇过高,比如超过100毫克/分升,也有较高的心血管病风险,只是这种情况很少见。杨红霞强调,应科学看待各种新研究的结论,在好胆固醇问题上,还应以主流观点为依据。安贞医院目前给出的好胆固醇标准为40~60毫克/分升,高于此限值的人也无需紧张,坚持良好的运动、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才是护心的基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