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卫人员待遇、践行“大健康”理念……年门诊量5.6万人次,比2014年增加40%;一、二级手术年均60多台,基层就诊率83.73%,用暖心举措,守护群众健康,实现了“小病不出岛,大病有依靠”。
沿着润扬长江大桥行驶,引桥盘旋而下直通一座江心小岛。这里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世业镇卫生院就在小岛的中心位置。四层的黄色小楼前,不断有患者进出就诊、医生匆忙赶路的身影。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年多来,这句标语一直悬挂在镇卫生院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每天都提醒着镇卫生院全体人员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全心付出。如今,世业镇卫生院年门诊量5.6万人次,比2014年增加40%;一、二级手术年均60多台,基层就诊率83.73%,实现了“小病不出岛,大病有依靠”。
乡镇卫生院,是一个窗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卫人员待遇、践行“大健康”理念……在基层一线,一项项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的举措,带来了变化与发展,使医改成果真切温暖千家万户。
远程医疗 便利患者
在放射科医生袁润智的诊室里,保存着3张珍贵的照片。“那天在放射科诊室,习近平总书记仔细了解远程医疗系统。我向总书记汇报,患者在镇卫生院也能远程享受市里三甲医院的服务,省时省力省钱。”总书记笑着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优质资源下沉方式,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总书记的肯定,像一股暖流一直在我的心里涌动。”袁润智回忆道。
作为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江苏用“强基层”撬动医改难题,目前共建成医联体688个。袁润智介绍,2014年开始,卫生院与上级医疗机构成立全科和专科门诊,一方面把专家请到岛上服务,带动诊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影像会诊。
说话间,有患者前来拍X光片,开出的报告单上标着“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的抬头。“在这里拍片,片子同步传到市一院影像中心。我先做出基本判断,审核医生再做补充、修改。”袁润智说。
“我们卫生院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袁润智隔壁诊室的全科医生吴玉珍说。2014年以来,卫生院联合门诊从1个增加到6个,在放射科率先与市一院远程影像会诊基础上,2019年又实现了生化检验和心电设备的远程连接,还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疑难杂症可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市一院进行多学科云会诊。患者看病更方便了,心里也更温暖了。
这天,吴玉珍在卫生院云诊室,连线了市一院心内科副主任陶艾彬。兴隆村村民蒋茹英因心梗在市一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需连续数月检测指标并调整用药。“蒋大娘您别担心。”在云诊室,吴玉珍打开远程设备,蒋大娘来卫生院做的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最新指标,实时传送到视频另一端的陶艾彬面前,对方仔细查看并即时反馈。“太方便了,不出岛就像在大医院看病一样。”蒋大娘心里十分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卫生院调研时,医生邵君艳曾在“健康小屋”向总书记介绍中医体质辨识仪使用等情况。“总书记说,‘你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入户体检,大家辛苦了!’总书记对家庭医生工作的鼓励,温暖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邵君艳说。
这些天,邵君艳与科室同事巫蓉正在着手准备慢性病患者体检工作。巫蓉介绍,卫生院将30名医务人员组建成5支“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通过划分服务片区、走村入户的方式,提供零距离、系统化服务。目前,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27万份,建档率87.6%;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5185人,签约率86.7%。
资源下沉 扎根基层
年门诊数、基层首诊数、手术台数、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世业镇卫生院院长胡小忠认为,卫生院的发展离不开造血输血的双向发力。
2013年底,胡小忠初到卫生院当院长时,这里只有一幢三层小楼,面积小、设备少,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水平都不尽如人意。
2014年3月,在政府财政支持下,卫生院建成了4600多平方米的四层就诊楼,并更新了设备,增加了床位,开设了新科室。胡小忠算了一笔账:2015年至2021年,各级财政对卫生院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包括人员经费、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基建、设备经费等。
镇江市卫健委副主任朱朝阳告诉记者,2015年,世业镇卫生院加入镇江市康复医疗集团,从联合门诊到联合病房,再到家庭医生团队联合服务,从上级医院专家请上岛到开设远程医疗云诊室,卫生院诊疗能力不断提升。目前,镇江全市开设有105家全/专联合门诊,20家康复联合病房,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正在受益。
“上级医院的专家请进来,不仅患者治病心里更踏实,对基层医生也有帮助。”袁润智说,坐在乡镇卫生院,相当于在上级医院进修,自己对技术更有把握,群众也对卫生院更有信心。
丹徒区卫健委副主任李枫介绍,2015年以来,丹徒区先后有3名技术、行政骨干到世业镇卫生院挂职院长助理,并通过招聘和调进的方式,帮助增加9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轻检验师王圣勤说,今年以来她已有好几段到上级医院挂职锻炼的经历,进行了多项镇卫生院原未开设的检测项目培训。
“在内部造血上,通过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胡小忠介绍,在编人员有职称没岗位的,给予定额补贴;非编人员学历及职称提升的,基本工资上升100元到300元;参加学习培训的,不仅准假还报销费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职工心里也更加温暖。
“要扎根基层,在这里好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勉励王圣勤等在场年轻医务人员。王圣勤表示,总书记的暖心话语一直激励着她扎根基层、扎实奋斗。2015年,预备党员转正;2017年,通过入编考试;2019年,晋升中级职称成为主管检验师;2020年,取得核酸检验资格证书;2021年,主动到抗疫一线服务,被区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暖心举措多,医务人员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从2014年的35%上升至2022年的80%,在编人员平均收入从6.18万元提高到12万元。
运动处方 呵护健康
世业镇卫星社区居委会一楼的“健康小屋”里,69岁的邵宽信从医生戴敏手中接过一张处方单。单子上写着:每天有氧运动半小时,快走,每分钟心率120。
“这处方之前没见过啊”,邵大爷有些疑惑。他患有高血压,今天是由家庭医生帮他预约前来就诊的。
“这叫作运动处方。”戴敏笑着向邵大爷解释,“通过药物和运动的双管齐下,能更好控制血压,还能预防其他疾病。”
戴敏是世业镇卫生院运动处方科的3名运动处方师之一。去年10月,江苏省体育局、省卫健委举办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她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200多名执业医师参加了培训。
“您要每天坚持,运动强度也要适中。每分钟120步,心率就刚好合适。”戴敏暖心提醒邵大爷,并嘱咐他3个月以后复查,也可来卫生院找她。
在世业镇卫生院的“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显眼处有一台“国民体质检测一体机”,往里走有四肢联合训练器、有氧运动跑步机等各类器械。“精准医疗与科学运动相结合能在更大范围助力全民健康。”胡小忠兼任着运动处方科主任。在他看来,科室的服务对象覆盖所有人群:对慢病患者,提升诊疗效果;对亚健康群体,预防关口前移;对健康人群,提高身体素质。去年10月至今,卫生院已开具运动处方460多张,在为更多群众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逐步向医防融合的方向转变。
江苏省运动处方师培训工作从2020年正式启动,两年来开展培训共7期,培训人员超过800人。江苏省卫健委疾控处负责人表示,规范化培训,为运动处方应用到临床实践和人群干预工作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从业人员将为群众提供科学精准的“药物+饮食+运动”的指导,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健身健康服务。目前,运动处方科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常州市体育医院、世业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试点开设,并逐步向基层推广。
在世业镇,每年的12月13日,“健康跑”活动都在绕岛而建的6公里健康步道举办;长江边上的两个旧船厂被改建为健身公园;全镇陆续新增了24个家门口的健身广场,居民们锻炼健身又多了好去处……“大健康”理念与行动,已在基层群众中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