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痴呆列为全球重点健康问题。痴呆症老年人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常常表现为失用、失语、失认、视空间功能受损、计算力下降、人格行为改变等特点,随着病程延长,认知受损逐渐加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晚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然而,综合多项对长寿老人认知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到,长寿人群的认知功能状况较好。具体来讲,在被称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老人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9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14.3%,其中女性14%,男性15.4%。在湖北省钟祥长寿地区,长寿老年人的总体认知功能在全国同龄老年人中处于较高水平,痴呆患病率16.4%,远低于我国同龄老年人平均水平。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对中国8个长寿地区(山东莱州市、江苏如东县、河南夏邑县、湖北钟祥市、湖南麻阳县、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广西永福县及海南澄迈县)的所有百岁老年人的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检出率为10%。在对长寿老人的健康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后发现,认知好的长寿老人有五大特征。
1.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日常活动。对钟祥长寿老年人的调研显示,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更好。对广西巴马县壮族长寿老人的调研同样发现,长寿老人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保持较好,并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明显相关。以上信息均提示,长寿老人良好的认知功能得益于积极的心态、较强日常生活能力、经常锻炼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2.完善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功能。对都江堰长寿老人的研究显示,差的家庭功能增加认知障碍风险,差的社会网络,如单身、没有亲密朋友、社会交流少等,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增加有关,长寿老人好的家庭功能与高的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
3.较少的慢性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而长寿老年人通常慢性病较少。例如,对钟祥长寿老人调查发现,高血压、听力下降、高脂血症、贫血等慢性病较少。
4.好的营养状态。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群体的研究发现,长寿老年人胸围、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均低于当地对照组。大部分地区长寿老年人营养状况越好,其认知功能越强。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认知受损与低体重指数、低体重、低白蛋白相关,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评分正相关。
5.具有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基因。长寿老人能够维持较好的认知能力,其潜在的抗痴呆机制除了上述社会环境和心理、生理因素外,基因的交互作用可能也同时参与其中。比如,现已发现载脂蛋白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装配蛋白、CD33等与我国长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相关。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随着增龄及生理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大脑结构及神经生理方面也出现下降,主要表现就是认知功能减退。而认知功能下降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导致心理健康下降,生命质量变差,影响寿命。因此,可以说健康长寿与良好的认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老人护好身体健康,大脑也会老得更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