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圣杜甫有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多岁的人确实很少。其中,“诗王”白居易历经唐代八个皇帝,以75岁高寿辞世,可以说是唐代诗人中最会养生的人。
白居易长寿并非得益于先天体健与优渥的环境。他少时家境贫寒,自小体弱多病;29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但官场不得志,不断遭受降职,40岁前一直疾病缠身,末老而先衰。在与医生、药书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人生不满百”是因为“不得长欢乐”的缘故,此后特别注重培养乐观性格,取字“乐天”,修德养生。他的养生之道,在诗文中也多有体现。
“午斋何简洁,饼与蔬而已。”白居易的第一个养生之道是多吃粗粮与蔬菜。他不挑食,讲究自然简洁,新鲜应季,做菜的口味一定要清淡,新鲜的蔬菜与粗粮是日常餐桌常客,对于肉类点到为止,这和现代的养生之道非常契合。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即多晒太阳。老年时代的白居易经常坐在自家院落中晒太阳,冬季也坚持,晒太阳可以使血液流动加快,细胞增生,这样皮肤和组织的营养得到改善,最终达到“和气生肌肤”的效果。
“寡欲身少病,乐天心不忧。”在生活中清心寡欲,对事物保持乐观,及时行乐,懂得知足。他从自己多次发病中体会到,心中气不顺,身体就要发病。寻到了这个病根,他就对症下药,时刻注意心平气和。人老切忌患得患失,要知足常乐。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即不怕老。随着年龄增长、白发满头、牙齿脱落,他难免伤感,但转而又写了“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畏老老转逼,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指出变老是自然规律,生病也难完全避免。如果怕老,反而老得更快;害怕生病,病可能更重。因此,不怕老、不忧病恰恰是治衰老疾病之良药。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即顺势而为。年近古稀时,白居易患病在床,写出了以上这句及“家中忧累身无事,正是安闲好病时。”“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等诗句,指出身体不舒服就及时休息,自我调养本身也是一种医疗,而心情是最好的药,做到这些就不必麻烦医和、扁鹊(古代名医)了。当然,顺势而为也包括不讳疾忌医、不背包袱,能静心养病。
河南省中医药协会养生保健分会副会长 吕沛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