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容。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就是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红旗渠修建之初,修渠民工多达3.7万人。为了解决住宿吃饭问题,民工们在工地上住山缝、宿崖洞,凡是能躺下的地方都住着人,实在没地方就露天打铺,冬天冷了就把茅草当铺草来驱寒。民工们风趣地说住的是清凉宫:“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吃饭是民工们自带口粮,不足部分集体储备粮补足,蔬菜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工地,县里每个工日补2毛钱。他们还通过挖野草、摘树叶补充能量解决温饱问题。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我们需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涵。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红旗渠工程从1960年开工,到1969年全面完成,历时10年。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在没有任何大型现代化机械的帮助下,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创造了惊天伟业。为了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施工。为了激发斗志,他们在太行石壁上挥毫泼墨: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林县人民以改天换地的战斗精神,10年里共削平山头1250座,建渡槽152座,凿隧洞211个,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我们需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艰苦创业、不懈奋斗,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干到底。
团结协作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协作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最有力的武器。红旗渠是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工程在施工中,实行“全县一盘棋”,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先后出动30万人次参与施工。林县各行各业积极投身工程建设,以红旗渠工地为战场,以广大农村、厂矿、机关为大后方,各个部门、工种紧密团结,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修建红旗渠的负责人杨贵在回忆录中深情地说:“创业艰难,饮水要思源。当我们用到红旗渠水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为建设、管理红旗渠而光荣牺牲的先烈、英雄模范和一切作出过贡献的人;永远不要忘记为了人民的利益,能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忍辱负重的同志;永远不要忘记献出了聪明才智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永远不要忘记山西省委、晋东南地委、平顺县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永远不要忘记红旗渠建设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偿援助;永远不要忘记新闻战线的同志们对红旗渠建设的舆论支持;永远不要忘记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新时代,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
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主要内容。无私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底色,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党的优秀儿女李改云在回忆修渠经历时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流点血算得了什么?为了水,就是把一腔热血都洒了也值得。一个人的鲜血和生命,哪有全县人民的水重要和宝贵呀!”在修渠过程中牺牲的81名干部群众中,年龄最大的60岁,年龄最小的17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了异常繁重的执政使命。新时代,我们需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