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八路军中的印度大夫巴苏华

2022-04-20 15:51:13    学习时报

1978年,巴苏华(右二)带领学生在中国学习针灸治疗

他是抗日战争中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成员,是医疗队里在中国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也是将针灸引入印度的第一人,这个人就是八路军中的印度大夫巴苏,中文名巴苏华。
       到延安去
  巴苏华1912年出生于印度。1938年,26岁的巴苏华报名加入了印度官方派遣支援中国的医疗队。彼时,他从医科大学毕业不久,结婚刚刚3年。明明知道面临着危险,年轻的巴苏华还是怀抱着满腔热忱,毅然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在华期间,巴苏华用日记记录了这段令他终身难忘的经历。在他晚年时,这本日记在印度汇编出版,名为《延安的召唤》。这既是一份珍贵的史实资料,也是巴苏华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友谊的见证。
  1938年,巴苏华刚到国统区时就接触了中国共产党人,并被他们的革命热情所感染,因此迫切地想要去延安。9月30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在四川饭店设宴迎接了医疗队,巴苏华见到了叶剑英、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对彼此、对革命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不久以后,巴苏华又见到了周恩来,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位有才干的中国领导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周恩来听到他们想为八路军服务的愿望,非常高兴,明确表示八路军会给他们最热烈的欢迎。在等待的日子里,巴苏华进行了体能训练,练习爬山和徒步行军。在阅读了《西行漫记》等作品后,他更加坚定了去延安的决心。几经波折之后,1939年2月12日,巴苏华终于如愿以偿抵达延安。
  在延安,巴苏华与八路军建立了患难与共的亲密关系,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3月15日,巴苏华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也亲眼见证了这位领袖简单朴素的生活:“简易的三孔窑洞,糊着纸的门窗,用箱子做成的凳子……吃饭时,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吃的是小米,拿的是步枪,却满怀信心要战胜日本强大的武装。”通过与毛泽东的亲切交谈,巴苏华由衷地赞叹道,“这是一位博古通今,坚定勇敢的革命领袖”。几天后,巴苏华便前往在延安城东的拐峁八路军医院工作,担任五官科医生。一年的时间里,巴苏华彻底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家庭,不仅给战士和乡亲们看病,还和大家共同参加生产劳动。这一段经历令他十分难忘,他后来专门写了一篇回忆延安难忘生活的文章,并将其题目命名为《兄弟间的友谊》。
       前线救援中加深的情谊
  正当此时,白求恩医生牺牲的消息传来,白求恩精神更加激励了医疗人员的斗志。“按照白求恩大夫的教导,医生不能在医院坐等伤员上门。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伤员往往因为送晚了引起严重感染和失血,并导致死亡,所以应该到前线去抢救伤员。”巴苏华和柯棣华等人热切响应白求恩生前的号召,迫切希望到前线参与医疗救助。1939年11月,巴苏华被派往晋东南前线,并于12月到达了山西武乡县八路军总部,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接见。总部政治教育处负责士兵的扫盲,其工作效果令巴苏华非常震惊。他描述道,无论是行军还是在战场上,士兵们总是带着书,一有机会就阅读学习,“正是这种环境提高了战士们的政治觉悟”。他在与八路军129师771团共同战斗时,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承担了繁重的战地医护工作。有很多次炮弹就落在救护所附近,即使生命受到威胁,巴苏华也没有动摇与战士们共患难、共进退的决心。在接触过程中,他也更加佩服八路军将士的革命斗志和艰苦奋斗精神。
  在晋东南工作一段时间后,巴苏华又辗转来到了晋察冀边区。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巴苏华读着报纸上振奋人心的捷报,急切地想要到前线去参与战斗,抢救伤员。得到命令后,他立刻赶往乌龙沟村,设立火线医疗站,把急速行军的疲惫抛之脑后。医疗站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在两天两夜的时间里,巴苏华及其医疗队为250名伤员做了急救手术。这场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与群众之间的军民鱼水情令巴苏华感动不已,村民们虽然自顾不暇,但还是愿意将房子腾出来借给医疗队使用。革命烈火中淬炼出的情谊,使巴苏华成为了“八路军及其指挥下的游击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涞灵战役指挥官杨成武说,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他们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在与八路军朝夕相处中,时间过得飞快。印度医疗队的其他几位成员中,柯棣华不幸逝世,另外3位医生因病先后回国。原打算在中国只工作1年的巴苏华,却一直坚持了下来。1940年10月,巴苏华从晋察冀边区启程返回延安。到延安后,他向毛泽东表示,愿意留下来同八路军一起继续战斗和工作。同年,巴苏华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1942年底,印度国内形势危急,朱德建议巴苏华尽快回国,并将中国抗日经验带回去。为此,巴苏华在延安中央党校进行了几个月的政治学习,毛泽东、叶剑英等都向他介绍了战斗经验。
       为中印友谊奋斗终生
  1943年5月,巴苏华动身返回印度。与许多到过延安的外国人一样,巴苏华回国后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传播者、中印友谊的促进者。他成立了“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巩固了中印共同反法西斯斗争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巴苏华到北京系统地学习了针灸医术,成为将针灸引入印度的第一人,为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1976年巴苏华带领代表团来华参加纪念活动,为表达对毛泽东的钦佩之情,他将一块刻有中印两国文字的印度云石带到了中国,希望能够把这块云石砌入即将建成的毛主席纪念堂。1978年,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率领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巴苏华全程陪同。1982年,巴苏华再次来到中国。此后,或是故地重温,或是访问交流,巴苏华多次返华,已然将中国当作第二故乡。
  1986年,巴苏华病逝,他的一半骨灰被送到了中国,安放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从风华正茂到而立之年,巴苏华把青春和热血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与八路军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他的余生之年,巴苏华始终记挂着中国的革命战友,并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印友谊事业。(张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抗战相持阶段的模范歼灭战
下一篇:“赤都武汉”收回汉口英租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