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2022-02-21 15:37:33    人民日报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现象。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制约,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比较有限。地理大发现让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人类的活动空间得以迅速扩大。

世界历史的产生与不断演进,是科技革命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为了给机器大工业发展获取原料和打开市场,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不惜用坚船利炮发动战争,强迫其他国家打开大门。正是基于对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扩张的敏锐观察,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重要著作中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各国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今天,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比100多年前更加紧密,不同国家、区域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加频繁,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在1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历史大潮中,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先是在鸦片战争之前隔绝于世界市场和工业化大潮,接着在鸦片战争及以后的数次列强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成为积贫积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自强不息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并强调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但是,个别国家却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多边主义遭受挫折。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头,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为解决复杂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凝聚起日益广泛的国际共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科学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当前,世界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相互影响,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就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共克疫情、实现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全面深入阐述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安全和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刻宣示了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充分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厚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结合起来,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断从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