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50分,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社区卫生服务站里,护士姜珊正在擦拭着治疗台面。随后,她再次确认治疗仪器是否处在备用状态。十分钟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诊,姜珊也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东华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于2006年6月,占地面积350平方米,主要服务南池子和王府井2个社区的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开展中医辨证施治、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疗法,目前新增了常规抽血化验项目。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姜珊主要负责健康教育、理疗室理疗、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多项工作。8年中,她坚守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认真负责、和蔼亲切的工作态度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姜珊众多工作中的一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为1049位老人进行了健康管理。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很耗费精力和体力。她不仅要将65岁及以上老人们体检报告等各项资料逐一装订并录入,还要为患者解读报告,开展健康指导。遇到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且需要上门更换尿管或者胃管的患者,她会及时安排家医团队上门进行诊疗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解决难题。
平日,姜珊还要负责理疗室的各项理疗,并辅助中医大夫进行诊疗。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患者多为老人,一般都是解决腰腿疼痛的问题。尤其天气转凉时,相关症状多发,来到站里理疗的患者更是一个接一个。为了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也防止人员扎堆,姜珊就会给大家分时间段预约排开,保证患者来的时候就能马上进行治疗。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姜珊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并很快掌握了各项技能,她主动申请参加核酸检测采样等抗疫工作。迎着高温,穿着防护服的她需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每天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但能用自己所学为防控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让她感到很自豪。
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以来,姜珊一直保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追求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合理、动作轻柔。她认识到医护人员不但要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疼痛,还要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伤痛。于是,她通过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沟通技巧等知识。她通过手机下载相关课程,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进行学习。
通过摸索,姜珊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坚持平等沟通,避免刺激性的言语,始终坚持微笑服务。“跟患者沟通语速要平缓,尤其对年纪大的患者更要放慢语速。”姜珊介绍,“不要使用省略语、简化句,老年人听力不是很好,说得太快、声音太小或者使用简化句,他们就更听不明白、理解不了。”面对老年患者,她总是耐心地讲解,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语速、语调进行沟通。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患者较为固定,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管理和指导。健康宣传可以让居民提早预防相关疾病,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在姜珊看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虽然普通但也很重要。“社区卫生工作主要为管辖区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类似‘家门口的小医院’。我们的服务关系着居民的健康,让他们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据劳动午报消息 劳动午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