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四川省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里最可爱的人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2022-01-04 14:27:22    中国文化报

晨曦中,位于成都天府广场一侧的四川省图书馆门口的“长龙”,为城市繁忙的清晨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图书馆里,有人在浏览“打卡”,有人在默默“啃书”,还有一群服务读者、身穿“红马甲”的可爱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有来自高校的学子,有退休老人,有热爱公益事业的中年人,有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他们满怀热情地加入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投入到为读者服务的各项活动中。

 

川图志愿者服务读者

志愿者参与的“川图·微图书馆”项目走进山区学校(四川省图书馆供图)

 

据四川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在册志愿者3454名,仅2021年就有149名在册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累计志愿服务1668次、服务时长7700余小时。这是实现与完善川图公益性服务的一支生力军,是由热爱四川省图书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公益团体。

在图书馆的各个服务岗位上,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被誉为图书馆里最可爱的人。除了日常阅读引导等服务工作外,志愿者还分成小组,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文化活动。如:亲子志愿者组组织开展“创意荐书”活动,录制了多场活动视频,服务线上线下读者;多媒体组策划、执行了多场线上读者服务活动,参与《巴蜀讲坛》《周末艺术鉴赏会》等图书馆讲座的录制,拍摄、制作了多种类型的川图宣传片。此外,2021年2月成立了盲人志愿服务小组,开展盲文普及宣传活动,先后在图书馆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上以“触摸世界”为主题推出“通用盲文问答微课堂”“声情并茂听电影”等活动,近一年来共制作“通用盲文问答微课堂”21期,开展“无障碍听电影”活动8期,不断满足盲人读者的文化需求,受到盲人读者好评。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在2021年秋季成都疫情较为紧张的时期,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成员李毅以川图志愿者的身份报名加入当地社区防疫后勤保障工作,驾车接送医务人员往返各居民小区、酒店、医院,协助医护工作者帮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为成都市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也为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赢得了荣誉。

老带新、传帮带,是志愿者服务队的优良传统。从2019年起,支队成立了业务培训团队,由服务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培训新加入图书馆服务的志愿者。为提升志愿者综合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图书馆不定期聘请具有不同专业技能的老师为志愿者做专业培训或辅导,培训内容丰富多元,包括阅读推广、摄影、急救等,目前已开展新志愿者培训7期、寒暑假志愿培训4期、专业技能培训4期,总培训人员达850人。

“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在这一信念驱使下,川图志愿者不断创新服务,以更为细致的工作作风、更为暖心的服务品质赢得了读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四川省图书馆在志愿者招聘、培训、活动策划等方面相继创立了“古籍普查”“WeReading读书会”“儿童专题荐书”“脑洞人计划”等品牌活动小组,开展各类读者活动数十场。

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的脚步还迈出了图书馆,走向更远的地方。为培养与引导贫困地区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边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川图文化志愿者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文化扶贫项目,开展了“川图·微图书馆”活动,为贫困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定制“精神营养餐”,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积极参与“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为四川省昭觉县图书馆赠送图书和设备,并与四川省志愿服务基金会、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代表、文化志愿者代表等走进泸定县开展“感悟红色经典 重温长征故事”“书香伴成长 党史润童心”党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1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中,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入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此次获得这项殊荣,是对我们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四川省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支队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促进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助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高质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下一篇:悬崖上的“舞者”——黄山放绳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