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杨彦帆 常 钦 黄 超 程 龙    2022-10-21 09:37:03    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1日   第 07 版)

 

10月18日,贵州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图为会前代表们进行热烈讨论。
戴林峰 杜朋城摄影报道

 

10月17日,河北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图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左二)在发言。
赵海江摄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党的二十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新时代这十年,我国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效持续显现,彰显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优势和活力。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让我们医务工作者备受鼓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代表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这些成就生动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这十年,健康中国建设步伐稳健,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公共卫生防护网织牢织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这激励我们疾控工作者继续奋进。”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代表说,近年来天津持续推进疾病预防工作,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体系,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同时,提高流调的速度、精度和准度,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快速、全面的信息支持。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代表扎根黄土高原,在基层工作50多年,见证了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和水平的巨大变化。“‘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逐步成为现实。”路生梅说,现在,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患者看病有医保,遇到疑难杂症还可以进行远程会诊。

从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为广大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再到扎实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代表们表示,我国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素养持续增强,健康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我国近年来开展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代表说,奋进新征程,要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提高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要强化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着力在医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张宝娟表示,近年来扬州市持续深化医改,共组建17个纵向医联体、建设35个联合病房、设立109个省级名医工作室和208个市级名医工作室,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以苏北人民医院、扬大附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为支撑,构建四大会诊中心,提供十二大类远程医疗服务。

“我们多措并举,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李正赤代表说,华西医院近年来持续积极推动基础、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建立多学科协同诊疗的长效机制,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接下来,要继续加快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我们要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代表说,重庆市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聚焦人口战略发展研究,呵护“一老一幼”,不断优化完善生育环境、推进医养结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舒心、更经济。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代表们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代表说:“要坚持完善中医服务体系,让百姓享受到价格合理、效果良好的中医药服务,推广中医传统健身功法。提升中医诊疗水平,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带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人才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李正赤说,要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医联体管理,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业务培训等方面入手,着力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

科技创新助力医疗卫生事业。“国药集团近30个一类创新药相继上市,十一价宫颈癌疫苗、抗体偶联药等一批新药正在研发。”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代表说,下一步,将加强创新药、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制剂新技术、绿色制药工艺、现代中药等领域的研究,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人民健康。

代表们表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奋进新征程,要再接再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记者贺勇、王明峰、罗珊珊、龚仕建参与采写)

 


 

议报告 话民生

李钊代表——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委员李钊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解放军总医院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从规范出诊医师队伍管理、改善提升医护服务形象、调整优化整体布局流程等方面,着力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李钊表示,新征程上,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军队医院排头兵的作用,紧盯医学前沿,着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本报记者李晓宏)  

 

卢荣春代表——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战略擘画,增强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来自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广东省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代表倍感振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聚力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

卢荣春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欠发达地区要补短板,强弱项,只争朝夕,迎头赶上。云浮市将立足自身特点,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教育事业搞上去,营造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未来发展夯实人才根基,探索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路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贺林平、黄福特)  

 

王磊代表——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要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提高服务效能,让文化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让文化建设更温暖人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代表说,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建成山东省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了集培训辅导、展览展示、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山东公共文化云,“城市书房”“乡村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五级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王磊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大力推进文化惠民,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张帅祯)  

 

何平代表——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体现了浓浓的民生温度。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四川省巴中市委书记何平代表说,新时代十年,是老区巴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老区人民不断圆梦的十年。全体巴中儿女圆了“小康梦”,圆了家门口坐动车和县县通高速的“出行梦”,圆了上得了学、看得好病的“生活梦”,圆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发展梦”。

何平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让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记者齐志明、王明峰)

 


 

议报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张芳华代表——

不断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气象事业关乎国计民生,气象科技进步对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科技实现创新突破发展,推动气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天气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芳华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实现更多创新与突破,不断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让气象服务更精准、更精细,全力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报记者李红梅)  

 

周宇坤代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报告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湖南省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资兴市大队大队长、党委副书记周宇坤代表说,近年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显著提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周宇坤表示,要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推动全社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做好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治,强化部门联动,打好系统战、整体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申智林、杨迅)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快评)
李 拯

回顾十年,深刻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展望未来,着重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过去、擘画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掷地有声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最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转化为真实可感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新时代十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国地表水Ⅰ至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人们从畅快的呼吸、清新的空气、秀美的山河中,真切感受到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被满足,真切体会到何谓“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并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新征程上,我们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继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锦绣河山更加壮美,让良好生态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1日   第 07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伟大成就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伟大成就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