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代表们纷纷表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无不呼唤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非凡十年,成就来之不易。”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孟刚代表说,这十年,党中央加强改革顶层设计,一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等各方面改革,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为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引。”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周文代表说,近年来,贵州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形成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筹推进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筑牢了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环保督察制度、河湖长制等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十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动下,我们搭建了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开放新平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更高水平务实合作。”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书记么永波代表说,从“万里茶道”上的小驿站到中欧班列中线通道的出入境节点,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运行路线增至58条。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这十年,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代表们表示,新征程上,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唯有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迸发出改革开放精神的无穷力量,才能闯关夺隘、劈波斩浪,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浩荡前行。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使改革开放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开放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代表说。
向改革要动力。“聚焦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中国建材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快集团内部业务专业化重组整合,大力发展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等新领域,研发量产了柔性可折叠玻璃等一批新材料。”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代表说,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如今,中国建材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大大激发。
向开放要活力。九河蜿蜒、货通天下,如今的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目标奋进。“我们将海关监管指令嵌入港口作业系统,实现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不断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天津海关党委书记、关长赵革代表介绍,现在,天津口岸进出口边境合规时间进一步压缩,通关效率大大提升。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增进人民福祉。“最直观的感受是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儿科一病区护士长庞茜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孟刚说,浙江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我们要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将积极稳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赵革说,天津海关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大力推广网上办、马上办、承诺办、创新办等惠企举措,升级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推动天津所有集装箱码头实现内外贸同船运输,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更大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必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本报记者庞革平、白之羽、张枨、张腾扬、郑壹参与采写)
白涛代表——
发挥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代表表示,中国人寿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发挥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
白涛说,中国人寿2022年上半年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480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直接投资存量规模超3.6万亿元。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风险保障本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发展健康保险业务、促进积累养老资金、连接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健康养老护理人才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记者齐志明)
王妙云代表——
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妙云代表表示,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王妙云说,公司依靠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先后自主开发出管式液相加氢、双氧水制环氧丙烷等绿色炼化工艺技术,使得生产装置全流程具备清洁生产能力,“三废”排放全面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优化炼化产业形态,延伸化工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源源不断转化成绿色化工新材料产品。
(本报记者申智林、孙超)
蒋斌代表——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西省新余市委书记蒋斌代表说,新余市将继续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工业强市、统筹区域小市、打造山水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蒋斌表示,在创新发展方面,新余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钢铁产业智慧工业云平台、锂电行业云平台,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光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协调发展方面,将继续做好城乡统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等民生工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绿色发展方面,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本报记者朱磊、齐志明)
王秋实代表——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这充分凸显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书记王秋实代表表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佳木斯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优质商品粮基地,必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贡献。
王秋实说,下一步,佳木斯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东北地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基地,推动黑土农业可持续发展,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本报记者刘梦丹、孙振)
李国华代表——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江西省婺源县蚺城街道上梅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华代表认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梅洲村建起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改水改厕、村庄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现在,上梅洲村下辖9个村小组的路面全部实现硬化,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更安全方便。
李国华说,着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还要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上梅洲村已建起40余亩的产业园,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猴头菇、茶树菇、玉木耳和莲子等种植业,未来,将锚定旅游发展战略,立足区位优势,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报记者罗珊珊)
付玲代表——
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我切身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我们企业坚持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促进生产效能的持续提升,并基于行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付玲代表说。
付玲说,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可以发挥多方面优势,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市场化创新机制优势,有效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二是发挥创新平台优势,依托企业重大基础技术研究平台和产品开发平台的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打造涵盖技术、产品、产业、市场、管理全链条的创新集群,通过中联重科的创新平台,企业新产品的迭代速度缩短至4个月,近三年研发应用近500项新技术;三是发挥协同产业链、创新链的优势,发挥龙头企业承上启下、连接左右的作用,完善创新链条、贯通产学研用,建构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本报记者李晓宏、叶子)
杜玉涛代表——
集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科技企业的代表,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这必将激励企业高质量创新成果更快、更好落地。”华大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代表说。
近年来,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迅速。过去五年间,华大基因团队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样本数量已突破千万,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造福了众多家庭。杜玉涛说,要牢牢把握基础研究这一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原创性突破持续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努力使技术进步造福社会大众。
杜玉涛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科技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科技、人才和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多年来,华大集团持续投入资源为行业培养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本报记者黄福特、贺林平)
卖竹子、种辣椒、种高山特色稻米,十二年如一日扎根苗寨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自己也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村党总支书记……在“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宁代表,讲起了大苗山里的脱贫故事。
今天,一个个像江门村这样的村庄,正在绘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放眼广袤田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917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31元,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寄托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非凡十年的伟大成就表明,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是多种因素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结果。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不断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从顶层设计到政策举措共同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重要举措,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今,脱贫攻坚的成就已载入史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上,我们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9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