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俸摄(人民视觉)
廖 敏摄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民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基本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幅释放,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织密织牢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
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特色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推动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缴费补贴年年涨,群众乐享发展红利。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信息,让不少群众由衷地开心。
“我记得2012年医保补助是每人240元,现在已经到610元,为提高大家的医保待遇,这10年国家真是拿了真金白银!”四川省乐山市居民张伟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强力支持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推动省级统筹。截至202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亿,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着眼妇女、老年人群,专项保险体现温度。
“生孩子自己掏的钱不多,而且休产假第一个月发工资,我特意查了一下,拿到手的一点不比平时上班低,生育保险让人挺踏实。”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居民牛志霞说。
截至2021年底,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38亿。去年,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不少参保人反映更方便了。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数据显示,2021年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数约为4500万。2016年,我国开始在15个城市、2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实施医疗救助,严防因病致贫返贫。
今年2月,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路街道腊树园社区居民张大妈,拿到了两万多元大病救助金。张大妈的老伴患恶性肿瘤,这几年的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张大妈说:“社区的同志主动代我们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国家的好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助力脱贫攻坚、全面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医疗保障不可或缺。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截至2021年,各项医保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23亿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近1224.1亿元。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也在稳步提高。医保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对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谈判、带量采购,切实减轻群众药耗负担。
今年4月26日下午,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陈阿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了左膝关节置换术。陈阿婆也成了浙江省第一位受惠于国家集采人工关节政策的患者,耗材花费降了八成。
2018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开展6批药品集采,共采购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累计降低药耗负担超2700亿元。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力度不断加大,逐步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2021版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67种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2%。截至2021年底,14.2万家医药机构供应谈判药品,国谈药全年累计惠及患者1.4亿人次、减负1500亿元。
防控新冠疫情,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治疗药品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不断降低价格,减轻防疫负担,全力服务疫情防控。截至目前,用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保基金预付专项资金累计预拨200亿元,结算费用29.7亿元。
——跨省通办、直接结算,异地就医体验稳步提升。
目前,我国异地就业、居住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深化医保改革,进一步提升跨省流动人口就医便捷度,让百姓身在异乡不愁医,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
近年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规模不断增大,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开展顺利,越来越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目前,所有统筹地区都已开通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到20.53万家。今年1至4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59.56万人次,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671.56万人次。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掌上办,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按病分组、打包付费,支付改革遏制不合理医疗。
以往,一些地方存在“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等医疗不透明、不公开情况,不仅浪费医疗资源,更增加了患者负担。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医疗机构支付改革,先后启动30个城市的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国家试点),使病种可分析、可评价、可比较,促进医疗机构控制成本、优化管理,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据国家医保DRG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介绍,2019至2021年,30个试点城市参保人个人负担在降低,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自2021年1月启动试点付费后,1至9月间,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患者自付比例同比分别下降了10.3%、6.1%、4.7%。
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随着国家医保体系的健全完善,医保的覆盖面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风险点也随之增加。必须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常抓不懈,保障基金安全。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打击医保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医保欺诈骗保案件普发、频发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多部门紧密协作,打击力度前所未有。
今年3月31日,国家医保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专项整治行动开展4年以来,三部门通力合作,严厉打击涉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超240万家次,处理近115万家次,曝光案情12万件,追回基金583亿元。
与此同时,行纪衔接、行刑衔接等“一案多查、联合惩处”机制不断优化。医保、卫生健康部门共协助公安机关侦破诈骗医保基金犯罪案件20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2名,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专项问题线索212起。
——法治建设取得突破,长效机制初具雏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去年5月,首部医保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医保基金监管步入法治化轨道。目前,全国已建立155个专职监管机构,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守信、基金监管多措并举。举报奖励制度为守护基金安全开拓了广泛的社会渠道,截至目前,仅循国家医保局收到的线索,就查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6亿元。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智慧监管初露锋芒。
“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有的患者长时间连续性住院治疗,有的患者报销比例畸高,有的住院患者预留电话重复有虚假住院嫌疑……”骗保方式再隐蔽,也逃不过技术的火眼金睛。
近年来,医保基金智慧监管锋芒初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广泛运用,精准发现问题,揪出了不少骗保大案要案。
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表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将持续扎牢多层次医疗保障网,在发展中持续提高群众保障质量;逐步破除医保区域发展不平衡,推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不断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多质优价廉的医药服务;促进医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办理医保更便捷更高效,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听说治病花了将近12万元,苗成香老人愣了半晌,转过头对儿子王文说,过几天的复查她定然不会去。
王文笑着接过母亲的话:“虽说花了快12万元,但咱自个儿只掏了一万多元。您的医疗费,国家报销了!复查的钱,您不用慌。”
苗成香是甘肃省皋兰县水阜镇彬草村村民。去年7月,她突发急性重症胰腺炎,被送到兰州市区的医院抢救、重症监护,这才脱离危险。“花销最大的一天有1.2万多元。”王文说,他家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脱贫。遇到这个变故,当时他心里直打鼓,担心穷日子又要回来了。
“基本医保报销4万元,大病保险报销4.7万元。”皋兰县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俞树亭说,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的救助比例,王文家还享受医疗救助1.65万元,“三重保障后,自付费用只有1.1万多元。”
让王文更感意外的是,之后医保局告诉他还能办理二次医疗救助。“方便得很!”王文高兴地说,提交材料很简单,他随后就拿到了1600多元医疗救助金。
“参保是群众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基础和前提,为切实减轻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缴费负担,甘肃省实行了‘当月参保、次月资助’政策。”甘肃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贾润泽说,2021年,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全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付参保资助资金10.1亿元。
“用当阳的社保卡,直接在医院窗口即时结算,太方便了。”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住院的王爹爹感受到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捷,欣喜不已。
王爹爹是湖北省当阳市人,退休后随儿子到深圳定居。2017年,因患胸椎结核,王爹爹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当时深圳和当阳还不能即时结算,出院时,他自己全额垫付了10.47万元的医疗费用,并专程回到当阳报销,来回路费就花了近千元。
今年,王爹爹再次因胸椎结核住院。住院当天,王爹爹的儿子联系当阳市医保局,通过“医保心服务”微信公众号,自助为老人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
4月14日,王爹爹办理出院手续。这次住院花费30.12万元,使用社保卡直接结算,现场报销了16.61万元。“不用垫资跑腿,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王爹爹说。
“我们着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就近办、网上办、上门办,全面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切实为群众带去便利。”当阳市医保局局长朱丹说,今年,当地开始推行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即时自主备案,进一步节省了就医成本和办事时间。截至目前,当阳参保人在省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超过1万人次,总费用2.4亿元,基金报销接近一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看病就医一直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建立覆盖广泛、保障有力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不仅是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力手段,更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疾病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更多大病、慢性病和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左右和7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脱贫人口的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大病困难群众医疗得到及时救助保障。“有病能就医,就医能报销”,成了人人享有的基本福利,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后顾之忧,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近年来,医保经办服务不断下沉,办理流程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保服务带来的便利。不仅如此,全面医保体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医保服务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最大程度发挥有限医保基金保障效能,着力建设公平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协同医保,推动全民医疗保障向全民健康保障积极迈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6日 06 版)